智慧城市规划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谭婷婷
[导读] 大数据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它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借助普通的软件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也无法整理成对决策者来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数据的集合。
        谭婷婷
        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大数据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它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借助普通的软件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也无法整理成对决策者来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信息往往需要采取现代化新型处理模式和方法才能使其转变为独具价值的信息资产。本文基于智慧城市规划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智慧城市规划;大数据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加快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强对数据高效管理、大数据安全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1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功能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来驱动实现,而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城市的高级阶段,其对信息化和数据化的要求更高。在这个阶段上,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一个虚实合一的空间。在此空间中,现实世界的人与物将被实时感知与发现,进行相应的数据化及大数据分析,从而能够为人类生存、发展、社交和文化这四大类职能提供的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城市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智慧城市建设。从功能角度看,智慧城市体系可以分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为RFID标签、摄像头、读卡器等一系列感知工具,通过更为快速地获取城市动态信息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社会动态数据,从而辅助做出应对措施与长期规划。网络层主要为与互联网相联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通过数据进行连接、交互,实现数据多方共享,便于对城市动态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从全局角度分析形势,协调多方力量,助力城市发展。服务层主要指注册服务,数据服务,计算服务,功能服务。服务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数据结合层,服务层通过服务框架,把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后,传递给应用层。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集中表现层,其主要表现为智慧政务、智慧平台、智慧家居等,大量数据通过应用层直观地展现给用户,各类用户都可以通过应用层的相关应用,方便地获取工作、出行、医疗、教育、饮食等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的生活与工作。
2大数据
        智慧城市属于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形态,作为目前新型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在拓展大数据的使用范围,使社会发展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主要指的是较为庞大的数据量,数据信息在超出可支配分类上限的时候,就无法使用常规处理软件和处理工具进行处理,这时就出现了大数据。现阶段大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覆盖性,多样性,相关研究人员在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大数据作为信息技术革命下的必经之路,应该通过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深入开发,从而进一步提升数据价值。
3创新规划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加大了城乡规划的力度,而且从更多方面的角度进行规划,在过去的城乡规划中,规划数据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分别是抽查和普查,其中人口普查数据时间广,样本数据费用高。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有效缩短城乡调查的时间规模,扩大城乡调查的空间规模。大数据促进了城市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例如GIS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校准图像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网络日志和GIS/GPS互相结合,可以扩大数据收集范围,提高数据收集的实时性能;通过微博可以及时了解城乡居民活动的空间关系;谷歌地图可以完成城市空间人类活动的地图分析。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促进了数据源和检索方法的多样性。

大数据极大地丰富了城乡规划研究的空间信息来源,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目的分析,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提取与问题相关的有效数据,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大数据时代促进城乡数据收集方式多样化,其中“云外包”是指将数据研究、数据收集等工作外包给感兴趣的大众和其他专家,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收集效率与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4智慧城市规划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途径
        4.1建设数据分析中心
        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将智慧城市操作系统与之联系在一起,可经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规划的精细程度,可以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与城市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提高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性、开放性及连续性。通过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中心将个人或家庭与智慧城市规划系统联系在一起,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获得个人与家庭服务、商业与企业服务、城市治理工作等相关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智慧城市运行系统、服务系统及公共空间中获取个人家庭与城市系统的融合信息,对数据进行高效整理、分析,根据不同的数据需求导出有效信息,将数据分析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帮助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明确城市规划的主要方向,强化智慧城市模块的功能性。
        4.2实施创新与竞争并重的发展战略
        智慧城市通过ICT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并增强其综合竞争力,这实际上是一种立足于多层次、多领域的城市综合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了一个偏重于商务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能创造出有利于城市商业发展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建设。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将业务作为基本导向的城市的确能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鉴于此,可将智慧城市的建设定位为“智慧城市商业园区”,将本地智能作为基本支撑,将科技创新作为社区与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主要强调的是把网络与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这就要求对城市相关区域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可持续的智能服务,上述这些都可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服务技术等来实现。
        4.3建设空间规划平台
        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城市空间规划平台与传统的平面式城市规划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大数据空间规划平台可以使城市管理者对于城市规划有更直观的理念,帮助其建立全局性的规划思维。利用大数据空间规划平台,可以获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并将地表建筑情况、电力系统分布、暖通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信息以立体化的三维模型呈现在空间规划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维度对规划内容进行反复实验,还可模拟城市规划方案的应用效果,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结束语
        当然,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技术开发人员、政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城市管理者等多方共同协作,排除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国家也要从政策层面加强智慧城市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扶持,以信息安全为前提合理分享信息资源,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曦霞.大数据及5G赋能智慧城市的打造建议[J].数字通信世界,2020(07):160+162.
[2]张馨予.大数据时代智慧化城市治理模式研究[D].中原工学院,2020.
[3]邢怀学,葛伟亚,华健,常晓军,康丛轩,蔡小虎.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大数据信息平台助力杭州智慧城市建设[J].华东地质,2020,41(02):176.
[4]候小娟.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12):172+175.
[5]王姣娥.“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专辑导言[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06):1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