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陈小华 林大来
[导读]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已经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目标,伴随着农村汽车数量的增加、农业生产运输量的增大,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在建设过程与使用期间也出现了诸多病害。
        陈小华 林大来
        永嘉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浙江温州 325100
        摘要: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已经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目标,伴随着农村汽车数量的增加、农业生产运输量的增大,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在建设过程与使用期间也出现了诸多病害。本文探究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措施,具体探讨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概述了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并在分析导致此类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条件下,提出几点较有针对性的养护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养护措施

        我国农村公路项目规模大、建设速度快,考虑到农村公路的使用需求与建设成本,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公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从当前的农村公路使用现状看,虽然解决了农村生产与生活方面的出行难问题,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水泥路面运营中,因各类因素影响,依然存在水泥路面破碎、裂缝、断角、坑洼等病害,需要借助针对性的养护方案与管理措施加以解决。下面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进行具体阐述。
1、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
         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为松散类型,包括水泥路面的破碎、坑洼、断角、沉陷等。另一种类型为裂缝类型,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交叉裂缝等。
1.1松散类常见病害
         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的松散类病害相对普遍,表现形式不一,通常松散类型的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病害主要是由负荷过重引发。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此类常见病害的根本原因是水泥路面本身骨料黏度不达标所致。具体而言,松散路面发生时深度多在2厘米以上,未得到及时维修与养护,即会制约道路设计时的功能设置,进而造成水泥路面的石子在受压后崩出、破碎,以及路面坑洼与深陷,若在公路边缘,则通常会因持续性荷载导致水泥路面的断角现象(通常农村水泥路面高于土层地面,且边缘多以土层压实作为处理方式);另一方面,农村公路的排水设施设置不足,当水泥混合料配比不当、夹杂杂物、填缝料老化时,在季节更替与早晚的温度变化下,因热胀冷缩极易产生内部收缩与膨胀变化,此时,受到雨水对路面的冲刷与侵蚀,即会造成不同表现形式的公路水泥路面松散病害。
1.2裂缝类常见病害
         农村公路以水泥路面为主,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切割缝应对此类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切割缝切割时的深度不足、切割不均匀、切割缝数量不够等,均会造成水泥路面弹性受阻,进而造成裂缝现象。另一方面,农村公路水泥路面两边边缘均与土地接壤,绿化相对较少、排水设施相对不足,自然雨水极易通过公路路面与两边缘渗透到水泥路面,进而在水分子运动作用下,造成对路面的侵蚀与软化,进而降低路面承载能力,并缩短其使用寿命。从当前对导致横向、纵向、交叉裂缝的表现形式的成因研究成果看,裂缝类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软土地基处理、材料控制、温度变化方面。
2、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措施
2.1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2.2.1松散类病害的养护措施
         首先,针对松散类病害应该进行不同病害形式的具体养护。比如,路面破碎现象相对严重,因此,需要在养护过程先进行周边围挡,然后按照破碎体积进行挖除处理,若破碎程度较大,则需要将整体板块进行挖除,再按照现浇方式,根据原有厚度进行铺设。再如,针对路面断角或板角断裂现象,则应该实施局部修补,先凿出矩形,设置好传力杆,再进行水泥混凝土料槽内填充施工。再如,针对脱空现象,则应该注重其隐蔽性特征,然后,根据仪器测量检验,再根据具体的脱空情况,采用钻孔压浆法实施处理,具体操作中需要在脱空位置进行钻孔,通过高压向孔内注浆,增强其强度,其功能与加固板块作用相同。

再如,针对路面沉陷现象,则应该先进行沉陷压强检测,若沉陷问题较轻,则可以通过注浆方式进行处理;若沉陷问题较大,则应该进行路面挖除,处理好软土地基后再进行重新铺设。
2.2.2裂缝类病害的养护措施
         裂缝类病害养护中,需要对裂缝形式进行精细划分,比如,针对裂缝槽深在1.5厘米到2厘米的裂缝,则应该先清除混凝土碎屑,再通过填缝料进行处理。若裂缝在3毫米以内,则应该进行粘结剂处理,深度较大则需进行扩缝,再通过填缝料处理。再如,当裂缝槽深在5厘米到7厘米时,且伴有剥落现象时,则需要测量放样,通常在裂缝两侧向外延伸20厘米画出矩形凹槽(以路面板厚度的1/2为宜),清洁后实施混凝土充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求插入螺纹钢筋,再进行填充处理;也可以直接将凹槽开到基层位置,打出深眼(通常以10厘米为宜),再通过插入钢筋与填充水泥混合料加以处理。若裂缝太过严重则需要更换路面块板。针对接缝病害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比如,伸缩缝在5厘米以上宽度时,需要进行清理、修补,此时应该适度增加环氧树脂之类的聚合物,一般以水泥剂是量的1%到2%为宜,这样可以在减少水灰比的同时,提升修补材料的抗冻性与耐久性。
2.2系统性的养护措施
         具体的养护措施适用于常见病害的针对性处理,系统性的养护措施可以在整体上保障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的运营管理质量。具体如下:
         首先,需要在设计环节,按照不同农村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降雨量、季节变化等)、地质条件(如地质构造、土层构成等)、生产因素(如机械化程度、粮食作物种类等),以及农村公路工程项目计划,按照现代农村公路生产建设产业链的标准程序操作。比如,在设计环节做好各项要素分析,选用合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与施工工艺等。再如,在材料与设备环节,应该做好土层路面地基的开挖、填土、碾压夯实处理,同时,在水泥混凝土配比方面,需要做好当地区域的水泥混凝土试块实验,尽可能将水灰比控制在0.45以下,尤其是在浇筑时,需要做好浇筑前的封堵围挡工作,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摊铺。再如,在施工环节,需要在完成一段路面施工后,进行细致观察,若路面凝结后需要铺设草垫进行养护,同时要求设置相关的安全提示与预警牌设置;在切缝处理时,切割间隙应该控制在3厘米到5厘米范围,通常接缝的深度应该控制在块板厚度的1/3到1/4。
         其次,需要因地制宜的设置排水设施,尽可能确保路面边缘不发生积水现象,从而预防水向水泥路面内层的侵蚀。目前,需要增强定期的排水渠清理工作与路面边缘垫土、培土养护,降低水、草等因素的破坏风险。当前由于农村公路的维护管理范围较大,人力资源配套不足,建议通过“群防群治”的思路,通过水泥路口设置障碍物限定过载车辆经过;运用村级信息管理系统,对村级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进行信息反馈,从而提升水泥路面养护中的信息采集慢、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为农村带来了实际的使用价值,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因素。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排水、混凝土配比、路面厚度、切缝处理、施工养护、使用管理等,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常见病害,一方面,需要从施工质量管理的层面加强技术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应该从体系化管理的角度,使施工环节与运营环节获得全面管理,进而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公路的合理使用,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娄啼晓.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J].环球市场,2019,20(23):380.
[2]段忠丽.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影响因素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5(4):133-134.
[3]郭淑艳.乡镇公路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6,(9):1309-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