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宁夏坐唱与宁夏小曲子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徐晨
[导读] 宁夏坐唱是宁夏土生土长,也是宁夏至今唯一的一种曲艺种类。宁夏小曲子是史料可查唐代就流传于民间的说唱音乐,宁夏小曲子在唱腔、唱词、演绎等方面很好的融入了宁夏坐唱,这不仅使得宁夏小曲子得以传承发展,也使得宁夏坐唱风格上更具地方特色,内容更加丰富。

徐晨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五里梁三台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宁夏坐唱是宁夏土生土长,也是宁夏至今唯一的一种曲艺种类。宁夏小曲子是史料可查唐代就流传于民间的说唱音乐,宁夏小曲子在唱腔、唱词、演绎等方面很好的融入了宁夏坐唱,这不仅使得宁夏小曲子得以传承发展,也使得宁夏坐唱风格上更具地方特色,内容更加丰富。
【关键词】地方曲艺 宁夏坐唱 宁夏小曲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24-02

        一、曲艺说唱的特色
        “说唱”是流行于民间的说与唱结合的形式,而曲艺是对“说唱”这种形式在表演,唱词,音乐,道具等等方面进行规范,创新后形成的种类。
        (1)民间性。曲艺说唱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种类,曲调富有地方特点,亲切生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2)人民性。灵活轻便的表演形式使其便于深入群众,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于人民群众。
        (3)语言特色。曲艺说唱与语言结合十分的紧密,我国地域辽阔,方言语音多样,所以每个曲种都有它自身的特殊色彩以及风格。
        (4)唱腔特色。曲艺说唱同戏曲的“唱”一样,是我国民族声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戏曲唱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二、宁夏小曲子
        1、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宁夏小曲子是土生土长的,也是宁夏独有的一种说唱形式,宁夏自古是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所以语言文化,音乐文化受到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宁夏小曲子含纳了其他地区的民歌、说唱音乐,部分小曲子吸收了这些地区的音乐的风格、曲调。宁夏小曲子流行于宁夏银川、永宁、贺兰、中宁、同心、平罗、惠农等地。
        (2)起源
        宁夏小曲子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在发掘出的民间手抄和石印的民间故事讲唱和佛教、道教讲唱的曲本中,寻找到如《鹦哥宝卷》《黄氏女还魂记》《劝夫孝祖》《安立功劝正》等和《满江红》《哭五更》《银纽丝》《孟姜女》等许多在宁夏流传很广泛的宁夏小曲子,这些小曲子都可以在唐代《敦煌变文卷子》中找到。说明宁夏小曲子唐代就存在。
        (3)传唱
        关于宁夏小曲子的传唱难以系统地阐述其历史沿革和源流发展,但依现有的资料和艺人口碑,可证明宁夏小曲子是长期在民间流传的说唱形式。
        2、现状
        宁夏小曲子随着时代更迭,老艺人的逐渐消逝,再加上流行文化的压力,年轻人的艺术审美普遍偏向流行文化,宁夏小曲子曾经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到如今能演唱宁夏小曲子的艺人屈指可数。
        3、主要价值
        宁夏小曲子历史悠久,音乐素材丰富,曾经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很多演唱宁夏小曲子的民间艺人家喻户晓,他们所编的唱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宁夏人文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宁夏坐唱
        1、基本情况
        1978年,徐明智先生通过多年对宁夏民间说唱以及地方戏曲的音乐、道具、表演、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挖掘整理继承和规范,创始了迄今宁夏唯一的地方曲种,——宁夏坐唱。
        2、价值及影响 
        由徐明智作词、编曲、主演的宁夏坐唱多大60余篇。其中多篇作品获得全国曲艺大奖1997年,由他创作主演的宁夏坐唱《白字经》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2013年他创作助演的作品《民生工程为民生》获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 2001、2004、2007、2013年宁夏坐唱四次夺魁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新一代宁夏坐唱传人徐晨两次夺得少数民族曲艺展最佳新人奖。宁夏坐唱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深受人民喜爱,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3、现状
        到今天,自弹自唱,自编自演宁夏坐唱的只有徐明智先生与他的儿子两人,学习传统民间艺术在这个时代不是潮流,更不是时尚,学习起来又存在很大难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成,虽然内容丰富,但是能够挖掘研究坐唱的人少之又少,这也使宁夏坐唱今后的发展并不明朗。
        四、宁夏小曲子融入宁夏坐唱
        (1)曲调方面
        在过去,宁夏小曲子曲调多样,民间流传的小曲子一部分是长篇书,还有一部分小曲子短小精干多句唱词使用一段音乐重复循环的演唱,如用《打宁夏调》演唱的《马仲英打宁夏》从真月唱到腊月,宁夏坐唱创始人徐明智先生通过多年对宁夏小曲子的规范整理,以及对小曲子唱词感情的认真揣摩,使宁夏小曲子形成了曲牌体,从1978年宁夏坐唱创始至今,已整理出的宁夏小曲子近百段,常用的宁夏小曲子如《纺手巾》、《放羊》、《夫妻逗趣》等曲调上口极富有宁夏地方特色。宁夏坐唱不但传承传统,而且还在宁夏坐唱中加入了很多贴近时代的现代流行音乐元素。
        (2)使用伴奏演奏乐器方面
        唱宁夏唱小曲子的民间艺人,使用的伴奏乐器的随意性很强,没有固定乐器,如民间艺人杨金花(人们都叫她夏花花)使用一对撞铃(随子)伴奏,张玉贵使用三弦,还有很多艺人使用简板、二胡、板鼓等乐器伴奏。宁夏坐唱对演唱形式和伴奏乐器进行了规范化,宁夏坐唱为二人对唱,两人为捧逗(捧哏逗哏,一人为甲,一人为乙,一问一答)的关系,一人手持三弦弹唱为逗哏,另一人手拿渔鼓与简板撞铃捧哏。
        (3)表演形式方面
        唱宁夏小曲子的民间艺人多为一人自弹自唱,宁夏坐唱起初是二人具有捧逗关系的对唱,2000年宁夏坐唱参加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编排的作品《渔奶奶回家来》除两位主演外,又增加了10位拿着羊先板的主演。
        (4)唱腔
        民间演唱宁夏小曲子的艺人唱功十分了得,他们在音乐唱腔的运用上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参与者。宁夏街头曾有一位人称夏花花的说唱艺人,她所演唱的《兰花花》声音悠扬动听感人肺腑,我在搜集素材时,长辈还有老艺术家对夏花花老人多有描述,对她的唱腔影响深刻。
        五、具体作品的分析
        作品《民生工程为民生》反映了党的移民工程、富民工程让三十五万移民搬下大山、摆脱贫苦、逐步致富,离开了六盘山区不适宜人居住的恶劣环境。
        六、结论
        宁夏坐唱根植于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中,通过接地气的艺术作品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的爱憎和疾苦。语言风趣幽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宁夏坐唱自创始,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宁夏小曲子的曲调、唱词、唱腔以及伴奏乐器等方面,这些素材搜集于民间,经过加工整理得以发挥出别样的艺术魅力,徐明智先生根据每个作品的情感色彩对每段唱词配乐,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宁夏坐唱作品,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宁夏坐唱和宁夏小曲子的融合使宁夏坐唱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也使宁夏小曲子这个丰富的音乐素材得到传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