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廖嘉
[导读] 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在学生成绩中占有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银河学校   廖嘉   330200

摘要: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在学生成绩中占有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小学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并且小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家长们也非常关心自己孩子在小学校园里的各项表现。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了解和观察自己学生的性格特征,找到合适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其教学成效是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语文老师应结合当下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考虑小学生的各种特质,利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明确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归纳、总结,为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总结有效的方法。
        一、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四年级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处在四年级的学生,没有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稚嫩,也没有中学生身上的那种成熟,他们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四年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在知识的学习方面,四年级所学知识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学生的成绩也开始出现变化,一些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而另一些学生的成绩在慢慢下降。很多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不会的情况,成绩开始出现分层,成绩处于中下层阶段的学生会羡慕学习好的同学,并且很有可能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不自信。因此,处于四年级这个时期性格特征可以简单概括成:叛逆厌学.这个时期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能一味的放任不管。从学生情感上来分析,小学四年级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学生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个特点深入了解学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
        (一)、合理选择阅读文本
        教师作为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引导者,针对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讲,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限,为保障学生对教材内容思考的全面性,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适度拓展一定的阅读素材,让学生以辅助素材提升自身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盘古开天地》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神话,笔者用PPT为学生简单介绍了古代神话背景,以及一些主要神话人物等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下的创世文化,体会我国古代神话的独特魅力,笔者又为学生拓展了西方神话阅读素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通过该次教学活动,学生既掌握了有关我国神话的知识,又在课后了解了西方神话,该次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了保障,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眼界。
        (二)、激发阅读兴趣,指导正确阅读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较为分散,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这一特点,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情境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教师在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对于阅读的进一步教学,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文阅读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正确的语文阅读方式,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讲解,不但要进行全篇的整体讲解,还要进行每个部分片段的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梳理语文阅读段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找到阅读中的重点段落,并找到语文阅读内容中想要表达的重点。从一定程度来看,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路上养成更加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在讲解后进行朗诵,通过朗诵可以让学生对于阅读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拥有更加明确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升华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有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自己对于阅读的理解,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主动创造力,培养探索精神。
        (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语文老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应以教学内容为创设基础,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入阅读材料中,有效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其次,语文老师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工具多媒体。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钱塘江大潮的相关图片、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波澜壮阔。这样学生在以后阅读《观潮》这篇文章时脑海中会自动呈现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讲,阅读还是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将该方式重视起来,结合教学需求、新时代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俊霞.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指导方法[J].汉字文化,2019(11):116-117.
[2]陈侨丰.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1):92-93.
[3]林少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