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何丽绸
[导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阳江市岗列学校   何丽绸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广东省教育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本篇文章从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心理素质
        对于中学老师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建立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中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暴力的、多元价值观的、家庭环境的学习压力的、人际关系的、早恋的等等。学生的思想变得复杂,心情变得烦躁,行为变得冲动……学生管理面临诸多的挑战,强化中学生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当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健全的工作机制:(一)成立了以学校行政领导、政教处、团委、年级组长、心理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心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专业化心理辅导;(三)是加强心理教育专业培训,强化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意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作为工作目标,形成了“有创意、有力度、有实效”的心理辅导工作思路和“重疏导、促活动、勤跟踪”的心理辅导方法,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换来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的和谐安宁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学生心理档案建设
        要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及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帮助和建议,学校就要每学年针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将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汇总,形成测评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及时筛选出有情绪和行为问题倾向的学生,对初筛出的预警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开展多种形式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还要进行间时排查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各级各班每月上报《班级心理情况普查表》和《心理危机个案跟进情况汇报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结合每月整理上报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建档、修订、反馈,针对那些心理测评观察结果是高风险的学生,采取心理约谈和心理咨询的方式,综合细致地评估学生心理状况,并建议班主任、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的追踪工作,经常与其交流、谈心,从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关心和指导,尽量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对中重度抑郁和高自杀风险学生心理个案学生做好日常跟进工作,及时与班主任、家长沟通,发现和预防问题出现,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通过建档咨询去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的面对自身问题,应对学业、成长和环境适应。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对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起着暗示熏陶的作用。学校应通过美化、净化校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消除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心灵的污染,以丰富的校园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学校教学楼、运动场、花园、旗台、舞台等的设计都符合教育学生的特点。把一些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标语挂在教学楼,比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微笑可以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快乐每一天,自信每一天”等。学生随时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我们还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团队之声广播站等宣传设施,定时刊登、播报时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用健康有益的东西占领校园空间,感染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在各级各班开展”最美教室”评比活动,创建和谐优美的教室环境,创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我们通过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和谐大家庭,良好的风气催人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雅,减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四、开设心理辅导课
        学校根据专项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并保证每班每个月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内容的选取建立在对本校学生心理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在确定心理辅导课内容时强调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做到四个考虑:①考虑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②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③考虑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整体规划的需要;④考虑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如何应付学习困难、交往障碍、自我意识薄弱、青春期困惑等方面。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组织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活动,充分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达到增进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学校心理辅导课有定期跟踪进的研讨机制,有开课记录,并有对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以及改进措施。
??    五、设立心理辅导室
??    结合现时期青少年良好心理缺乏的需要,开设心理辅导室,设立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与问题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给予问题学生问题直接的指导,排解学生心理困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辅导:①发展辅导,加强心理上较健康、无明显心理问题、能基本上适应环境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开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的质量,以获得更好的发展;②适应辅导,辅导心理比较健康、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烦恼和心理矛盾的学生解除困扰,减轻压力,改善和提高这类学生的适应能力;③障碍辅导,辅导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克服障碍,缓解症状,逐渐恢复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室每周一到周五进行个体辅导,提供学生在适应、发展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辅导。心理辅导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诊断、矫治心理行为的有效途径和健康成长的空间,增强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性。
        六、开展校园特色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校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校园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自身特点,我们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一些生动活泼、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敝开心扉,快乐生活活动,摸索出了“分时期,有重点、分层次、成系列”的成功经验。在课间引导学生开展班际跳绳比赛,“看谁跳得远”比赛、羽毛球比赛、三人篮球赛等等,增强友谊;采用升旗仪式上开设“学生诉心语”时间;每月举办一次专题心理讲座或辅导工作小结,每学期开展写“三信”(给老师一封信、给家长一封信、给同学一封信)活动;每年举行校运会、元旦联欢、歌舞书画活动、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书画展,让他们备受温暖。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郁积的心结得以开解,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活得以放松,心情变得轻松,心胸变得豁达。
        七、创新方法,改进心理教育手段
        几年前,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较多地停留在“堵”的方式中,哪班哪人哪方面发生了心理危机,就往哪里突击。教务处、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充当着“救火队”、“消防员”的角色,辅导效果总是不够理想。为此,学校行政班子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寻求对策,找到了一条心育秘诀:变“堵”为?“疏”主题引领,活动涵托,使心育工作达到防患于未然。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①实施“心理教育导师制”,即把一个班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分工承担,由各个科任教师分别承担几个学生的心育导师,以利于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疏导。
        ②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针对中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适。
        ③开展主题月活动,即紧紧抓住当代中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开放、民主等心理特征,每月突出一个活动主题,形成系列,异彩纷呈,以促使学生克服孤僻、自私、脆弱等不良心理特征,养成守纪、合群、自制、顽强等心理品质。
        ④架设“学校——家庭”桥梁,即通过多种方式把心育环境的建设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其不良心理行为得到很好的矫正。
        ⑤建立心育档案,实行监督跟踪,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尽早地从心理危机中解脱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竞争会越激烈,对人才的心理素质的需求也就越高。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途径,需要广东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等的辛勤耕耘,充分利用社会上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共同创造出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老师、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要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使少年儿童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忠良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树珍著:《中学生心理与教育》,光明出版社,1987。
4、朱春玲.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J]. 课外阅读:中, 201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