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金颖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金颖
[导读] 教育要培养的是智慧者,而非装满知识却不会应用的“容器”,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城关一小      金颖   465550

摘要:教育要培养的是智慧者,而非装满知识却不会应用的“容器”,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当前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更是极大地支持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推进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来看,道德为先,这也和立德树人中德育为先的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章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就各个教学主题做深入挖掘,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点有良好的吸收,还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这不仅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点,也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引导,让学生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建立更加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一、建立课堂中的情景教学,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经验与阅历都有所欠缺,因此对于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一些课程内容其思维模式还处于具象思维的模式中,并且很难理解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及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便于理解课本中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能更加透彻,还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以此加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实际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及运用。
        二、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积极动脑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融入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来做经验分享与交流,进而为相关教学主题的引入提供依托。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普遍有着很强的生活化色彩,不少内容都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展开对于学生行为方式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构建。教师可以在讲到一些特定内容时,有意识的挖掘利用学生的生活体会。让学生透过对于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与分享,快速融入到学习主题中。同时,教师在进行一些价值传导或者教学内容的渗透时,也可以多借助生活化的范例展开。这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可以参照自己的生活加以感受。这才是生活化教学背景下更值得提倡的教学实施方法,也会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三、课堂运用游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纯真想法与爱玩的天性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拥有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课堂中做游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不但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还能使用更适应小学生的“玩中学习、学习中玩”这种教学方式来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明确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认真剖析教材,找到实现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所存在的连接点,以此为依据,设定科学且明确的目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来看,教材名称的变化能充分说明德育的重要价值,从《品德与生活》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样的变化给教学指明了方向,即:道德教育是根本,法律教育也很重要。而从每一个学段的教材来看德育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内涵在不断丰富。综合来看,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越来越抽象,看起来似乎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而这些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考虑的。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让其能更贴合学生的发展实际。
        五、加强微课资源的利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在以微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学是关键。因此,如何对学生的自学或者线上学习进行有力的引导和约束,是能否有效提升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利用效果的关键。不管是学生的线上学习还是线下的自学,都必须以互联网为工具。而对于互联网这种信息良莠不齐、存在众多诱惑的平台而言小学生尚不具备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和约束,确保学习的成效。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形成双向的监控,确保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的有效性。要达到这一监督效果,教师应该和学生及其家长建立起高效方便的及时通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引导,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之间的友谊的建立。
        结束语
        总之,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并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驱动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基础知识,树立正确认知,践行良好行为,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同秀.新时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02):29.
[2]李小海,冯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89.
[3]郑敏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