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陈国新
[导读] 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是一种全新形式的教学模式,
        陈国新
        (龙泉中学 广东 梅州 514326)
        摘要: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是一种全新形式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化学抽象性以及复杂性极高,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九年级化学教学研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学教学的发展了,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善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措施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利用创新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拥有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获取有趣的学习体验,丰富其知识储备库。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自主探索过程中对九年级化学产生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九年级化学教学来看,现如今化学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较大,这会使化学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侧重于关注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思想和化学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作用突出不明显,学生逐渐失去化学学习的动力。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有一部分教师依旧习惯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感受不到化学乐趣,也不愿意进行下一步化学学习。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教师针对问题,整理出解决的方案[1]。
        二、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九年级化学需要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究过程中掌握,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展开化学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高效集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总结出化学学习思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研究化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化学研究的积极性。在九年级化学研究中,实验研究是重点内容,应用研究性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改变以往等着被“投喂”的学习方式,用合适的方式主动去实验,自行搜集并整理实验理论性资料,在研究中获得乐趣,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效率提升,并且活跃了化学课堂氛围,使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三、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措施
        (一)创设化学情境,培养学生实践研究能力
        在学习全新的化学知识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亲身参与实践过程中,认真研究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方法,不能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想,运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化学研究中,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实践理论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其他现代化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履行教学引导者的职责,让学生在奇妙的化学世界中,自由探索[2]。
        例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制取氧气”的时候,教师在讲解理论性知识以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实验操作,将抽象的化学反应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制取氧气实验有一个直观的、初步的认知。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烧杯”移动设备APP平台,在平台上进行模拟实验。学生对实验初步掌握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亲自进行真实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实验。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实验,方便学生构思,在思考中自主研究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二)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需要问题作为研究的支撑,只有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研究性化学学习课堂才能更好的开展。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有效问题。需要注意,问题创设要符合教学实际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让学生有熟悉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能力。另外,不同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难度太大或者太小,对学生的研究就是不利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研究水平。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水的净化”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家中使用净水器吗?你知道净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从生活化问题引出知识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展开研究思考,并与周围同学一起分析。在初步探究出水的净化原理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认为吸附、过滤、蒸馏这三种净化方式,哪种净化程度最高呢?让学生针对课题,进一步展开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并一起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三)小组合作,强化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模式进一步发展。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引导和参与过程中,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做出有效引导,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3]。
        例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酸和碱”的时候,教师提前将班级学生按照综合水平进行分组,然后提出问题:在溶液中,酸碱性要怎样判断?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积极讨论,每位学生都需要整理出一个方案,最后小组总结研究策略,派出一个代表,发表小组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研究性学习作用,还可以增强学生们团队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
        (四)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完善化学研究性学习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了解自己,更好的投入到九年级化学研究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局限考试成绩,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提升对化学研究的情感[4]。
        例如,学习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不了解的知识都列举出来,指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实现自评。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规划学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状态及现存问题,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化学研究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九年级是升学的关键时期,也是化学知识初中与高中衔接的关键环节,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昕.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构建分析[J]. 中外交流, 2019, 26(39):182-182.
[2]黄静.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 中学课程资源, 2020, (4):16-17,23-23.
[3]冯青翠.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及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82):131-132.
[4]李中兰. 谈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J]. 人文之友, 2018,(2):209-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