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梁斡春
[导读]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进程的初始阶段
        梁斡春
        (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东冲小学 湖南  汨罗  41440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进程的初始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作为小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生涯中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数学教学成效不足,学生的数学成绩无法显著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革新自身教学理念,顺应社会发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与学习素养作为首要教学任务,从而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数学这一科目来自于日常生活,同时,也远远超出日常生活,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现阶段飞速发展进步的社会中,学好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就显现出来,社会对于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需要越来愈大,为了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且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革新自身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打下优良的数学基础。下文也将对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说明与阐述,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受到过去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师过于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却不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知识接受情况。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于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要求比较复杂的数学学科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与抵触心理。而数学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只是应用“灌输式”教学,忽略学生的感受,学生只是在座位上进行机械地记忆与听讲,无法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无法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学习的快乐,也不会在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难以形成,对未来的学习将会产生一定的限制性影响。
        (二)教学方式不当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革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也不断强调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进程中,部分教师依旧没有在过去的教学思维中突破出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些数学教师依旧应用教师占据重心地位,学生处于“听众”角色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十分少,数学课堂的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十分无趣枯燥,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缺少相应的积极性,并且极其容易出现“溜号”、在课堂上睡觉等状况。同时,教师应用过去的教学手段,就将学生放在了课堂中被动进行学习的地位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措施
        (一)加入实践手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各项能力也较为欠缺。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具有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无法通过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也就没有办法进行理解与掌握。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从中进行引导,并合理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让学生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拿出一张纸,让学生将纸张对折,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可以折出四分之一吗?学生就会纷纷动手,在学生折完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明折纸的理由。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并且对于问题的回答比较完整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表扬,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也会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打造活跃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进程中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制定合理学习目标,将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数学课堂开展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手段,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知识接受能力,在班级中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课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数学计算比赛,让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布置计算题。在数学计算比赛中,因为小学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好胜心理,学生总希望争夺第一,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在比赛中就会拼尽全力进行算数。在比赛完毕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鼓励,对于比赛排名较为靠后的小组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失误在什么地方,从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数学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班级中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三)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参与积极性,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数学课堂氛围,为学生构建数学学习情境,从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因此,在课堂中所构设的情景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并紧紧关联教学内容,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与认知能力构建数学情景,并将数学知识融入进情境中。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对于外界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全面,因此,教师在进行情景氛围的构设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张教室的图片,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从中找一找图片中的哪一些物体是长方形,哪一些物体是正方形。学生在观察完毕以后就会展开交流,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归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学生通过教师构建的学习情境,就会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有一个牢固的基础,并且贴合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关于形状的知识,促使学生具有了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抽象复杂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并且有效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着数学课堂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也限制着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的形成。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加强创新与思考,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培育全面型人才作为数学课堂的任务,为学生创设优良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为国家培育出优秀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中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20(85):85-86.
        [2]谢术兄,杨德泽.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17):122-123.
        [3]朱晓菁.文本阅读:唤醒学生思维的源头活水——小学数学文本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20(27):31-33.
        [4]魏小玲.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39.
        [5]马晓玲.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对策[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