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左思思
[导读]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战场,
        左思思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锦华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战场,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幼儿园要做好幼儿学前教育阶段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平稳转换,减少幼儿进入小学学习阶段的心理焦虑,为其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措施
        
        1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
        1.1表面化现象突出
        当前在很多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中,都存在着表面化现象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例如,很多幼儿园的大班将教室内的课桌摆放进行“小学式”的调整,大幅度的减少游戏的时间等,虽然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但是,这些措施带来的效用非常小,属于表面功夫,而在幼儿学习的自制力、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的培养上往往被忽略或者是不被重视。
        1.2单向化的幼小衔接方式
        目前,为了解决幼小衔接的不足,幼儿园也为幼儿提供幼小衔接班级以及相关的课程,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学习环境,并熟悉小学入学的面试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其熟悉的过程仍旧是单向化的,没有发挥小学学校对幼儿园的辅助作用和支持作用。这种单向化的幼小衔接方式不利于全面性、系统性衔接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没有充分发挥小学学校对幼儿园园所的相对作用。
        1.3教学衔接时间不合理
        在幼小衔接中,而同样存在教学衔接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对于幼儿而言,由于其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更长的适应时间和学习时间。对此专门针对小学入学考试或者面试的幼小衔接课程在时间上具有紧迫性,不仅降低了幼儿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并且更容易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害怕的负面情绪。对此,幼小衔接在时间安排上需要具有渗透性、长期性的特点,从小班、中班阶段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幼儿小学升学所需要的素养以及能力。
        2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措施
        2.1建立与小学学校的密切联系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如果仅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要建立与小学学校的密切联系,从小学教学需求的视角来具体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幼儿园通过与小学学校的密切联系,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效性。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加强交流和互动,双方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参观、体验小学的学习和环境,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下小学校园的氛围,了解一下小学的学习和流程。

通过实地体验小学上课的情况,或者邀请小学教师对幼儿园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生活。幼儿教师还要结合一线学科教师的具体教学方法与幼儿教育建议,取长补短,从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教育模式、开展形式、指导核心等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反思自身在幼小衔接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另外,幼儿教师要经常给幼儿描述小学生的校园生活,或者给他们阅读一些介绍小学生活的文章,让他们提前接触小学生活,为将来做准备。
        2.2关注幼小差异,突出幼童的话语权
        目前,从园所教育教学角度出发,为了提升幼儿幼小衔接的成果,园所一般会开设相关的幼小衔接课程,来帮助幼儿逐步提升升学过程所需要的素养、能力以及知识。这种课程具有统一性的特点,是针对全体幼儿,因此还需要在实践中突出差异性的教学策略。首先,幼儿与幼儿之间存在意识以及能力的差异。因此不同幼儿的表现也具有差异性。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对幼儿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基础好的幼儿更快的提升,帮助其他幼儿巩固基础。其次,不同的小学学校对于学生升学的要求是不同的。尽管小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全面性。但是优秀的小学教育资源,需要幼儿自身通过较为严格的面试才能够予以录取。对于不同的升学需求,园所也需要根据选择学校的不同确定难易不同的幼小衔接课程,帮助不同的幼儿团体或者个体匹配到相适应的小学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园所以及幼儿教师需要具有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差异性,同时更需要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突出幼儿的话语权。因此幼小衔接在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程组织形式上需要具有适应性。
        2.3多方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工作责任往往都倾向于幼儿园一方。然而,科学、高效的幼小衔接教育是需要幼儿园、小学学校以及幼儿家长等多方角色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幼儿园方面需要强化与小学学校的相互沟通,同样家长方面也要承担起必要的教育责任与义务。具体来说,幼儿家长方面要转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家长要遵循幼儿身心发育规律,减轻幼儿的教育负担,在幼儿教育方面绝不能操之过急,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幼儿自然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与此同时,幼儿家长方面还要建立与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幼儿园方面联系,与幼儿园及教师密切交流和沟通,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教育,与幼儿园、小学学校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建高效的幼小衔接基本体系,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学校还是幼儿家长方面都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提升幼小衔接工作,必须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幼儿园从不同的视角实现幼儿知识、技能、心理、态度等方面的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凸显幼小衔接课程全面性、连续性、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方法初探[J].石礼飞.中华少年.2019(31)
        [2]浅谈幼儿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J].侯桂荣.知识文库.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