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李 丽
[导读] 教育事业的增长发展带给我们的是教学策略的优化完善,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
        李 丽
        湖南省娄底先锋实验学校417000

        摘 要:教育事业的增长发展带给我们的是教学策略的优化完善,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基础,所以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所以在小学阶段老师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同学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加强他们的写作训练可以很好的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以提升。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应用研究
        
        小学时期老师采取可靠的手段去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让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所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把语言进行组织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形式,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1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在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缺乏积极性
        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是运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即他们对新课程改革方针的实施认知程度不彻底,没有让学生当课堂主体的教学形式得到实施。一般来说,语文老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让他们在课堂阅读中提高阅读质量并对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而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加强自己的引导思想,鼓励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并且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加强他们的写作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和作文写作引导他们在语文阅读时进行自主探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精神。而事实上部分老师在进行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过多的讲解以及探究课文内容,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没有得到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没得到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学生愿意进行独立阅读并通过阅读善于表达出来时,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出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
        1.2 老师和学生缺少课堂交流与互动
        学生可以好好的学习语文知识离不开老师用心指示,更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与互动。尤其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事物比较少所以他们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就更加需要老师的辅导与帮助,通过和他们进行课堂交流与互动来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意识。目前通过对一些小学院校的语文教学现象来看,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以及互动都比较少,并且大多数学生觉得老师是严肃的,所以这就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学生不愿意请求老师解决问题。

以核心素养为教学背景,虽然我们一直提倡“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老师的引导者身份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要,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在课堂上过少互动和讲话,那么学生就没有参与感进而导致他们更加不喜欢语文课堂,当学生在写作时出现问题也不敢向老师寻求帮助,那么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意义就不能很大程度的表现出来。所以小学语文老师想要快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就要赶紧提高平常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2 小学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方法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不是很好,但是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的一个有效手段,老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这不但对他们的其他科目学习有重要意义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学生借助写作来表示自己在阅读中理解的文章含义,所以说学生的语文阅读很重要。兴趣能让学生用心的学好一门课程,所以老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中首先要知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当学生一旦对语文阅读产生了兴趣,那他就可以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时加入写作的训练形式。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之后,他们就能积极的投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在他们阅读完某篇文章之后也会又想说的话,那么这时他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很好的展现了读写结合的教育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教材二年级课文阅读《北京》中,文章很好的通过语言的运用给学生描绘了北京的各个地方。学生阅读之后也可以利用这种描写地方的方法去描绘其他地方特色。
        2.2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氛围
        老师需要明白在进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创建一种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之中了解文章内容并探索文章主题,有效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同样需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指导,比如老师可以把语文阅读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实施“课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方式,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语文阅读,在他们阅读完成以后鼓励他们把读后感写下来,如果他们有问题无法解决或者阅读理解有困难时可以鼓励他们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的鼓励与探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更好的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而老师的鼓励也可以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有利于他们敢于进一步探究阅读以及写作中出现的难题,积极营造课堂的学习气氛。又像小学语文古诗的学习时,学生学习古诗是有难度的,所以说老师要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诗歌。学生同样可以学着用诗歌的形式去进行写作训练。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读写结合应用方法的意义非常重大,老师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得到运用。所以对小学的语文老师来说一定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语文阅读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积极体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金毅.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王丽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