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树峰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与之前有了一些明显的区别。机
        李树峰
        日照港股份三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与之前有了一些明显的区别。机械设备在企业的总资产中所占据的地位比较重要,因此企业往往会投入较多的资本来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以及保养。这可以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引言
        现代化生产中,机械设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受到广泛关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来提高设备的应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期限,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
        1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必要性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主要是针对机械自身的结构以及相关的配件进行监测的工作,这种监测工作,目的是为了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制定更加明确可行的管理措施。任何一个机械设备都有自身的使用寿命长短,当用于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磨损的现象,导致整个运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在机械维修的过程中,其基础就是要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可靠性是指整个机械设备可以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运行的状态,发挥其正常的能力;可维修性是指当发生故障时,在规定时间内可以让机器恢复到原状态,紧接下一项工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移到了高新产业,创新与科技已经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竞争中的一个落脚点,更是企业内部的不竭动力,在这样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有一些经营者思想还是比较守旧,为了最大限度追求经济效益,会想尽办法降低建设成本。容易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机械设备,这样的设备运用在生产建设中往往存在安全隐患,故障频发,不但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严重还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影响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不利于传统产业的长远发展。无论是机械的维修还是保养,都离不开人员的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问责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度,导致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成为了一纸空谈,流于表面,没有真正贯彻落实,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工作态度也比较松懈,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从而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
        2.2维修技术水平较低
        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能力。由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够,还停留在以往的维修经验之上,这就造成了维修技术难以进步,难以与时代相匹配,一旦生产企业引进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时,在维修和保养中就会出现技术支持问题。对机械设备的故障的维修缺乏实践能力,故障解决实效性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这对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造成较大影响。维修技术的滞后,影响到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效果。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和磨损等现象,机械设备的保养就是在机械设备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故障排查和养护,提前预防容易发生故障的机械设备。由于技术水平不达标,在开展机械设备保养时,会忽视出现问题的机械零部件等,对存在故障隐患的机械设备部位无法有效探查。如果机械设备中的某个零件出现了磨损和松动,在正常的养护作业中,需要及时进行更换。但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对这些潜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不全面,这个零件在机械设备生产运行中一旦发生脱落,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还容易对操作人员产生安全威胁。


        2.3操作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落后
        目前我国生产建设项目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企业在招聘时不会对操作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在进行简单培训后就会直接从事作业生产,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掌握,操作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任务,就更谈不上掌握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知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的情况,还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设备故障,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建设成本。
        3增强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具体策略
        3.1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管理机制是整个管理环节的基础部分,它对工作流程产生一定的约束力。针对设备管理工作,要从其运行特点、外部条件、型号和故障历史入手,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增强专业知识,保障实际操作规范性。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培训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实践能力开展培训工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业绩考核。也可以多借鉴来自国外的培训技术,将培训技能提升上去,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价值。除了以上方法之外,整个企业还应当注重责任分配机制制度的完善。因为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内容,无法保证每一个管理任务都做到位,因此需要各个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积极沟通,共同完成整个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3.2提升维修保养技术水平
        唯有不断提升维修保养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方才可控制机械设备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维持正常运转。考虑到机械设备自身的特殊性及其使用的季节性,故此特别需要做好相应的维保工作,并及时优化维修保养专业技术。针对机械设备,必须做好保养工作,在控制维修保养机械设备专业技术切实有效的条件下,分时、分级、分项地积极开展工作,并且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同时,为了做好维保工作,还要积极聘请综合素质良好、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来有针对性地维保机械设备。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态度等都对维修保养工作的实现有直接影响。企业要加强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技术人员应对机械设备故障和日常保养的能力。机械设备培训应当以具体的设备为基础,每个不同的机械设备都有着不同的操作和维护说明,相关企业可以将与设备配套的说明书作为培训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和创新,使设备维修人员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去理解和掌握维修和保养的原则、注意事项等。对于新采购的设备,可以聘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作为培训主导,将新的机械设备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这样可以强化维修人员对新知识的领会程度,避免过于依赖经验引发的维修和保养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产的过程中,机械设备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而通过有效的维修保养与科学的管理工作,能控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切实高效,并且防止故障或者风险出现。所以,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应做好维保和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来推动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付鹏亮.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8):182-183.
        [2]朱礼松.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5):19-20.
        [3]杨晓冬.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6):37-38.
        [4]秦华生.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0(21):36-37.
        [5]王玉玲.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5(12):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