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成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 江苏省 221000
摘要:水资源的珍贵性不言而喻,提高可持续利用水平是顺应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行之举,以何种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则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从水文特点的角度入手,彰显出水文环境的效益,提高其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发挥出的推动作用,进而做到节约用水、高效用水。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性
1水文水资源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水利建设中开展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就需要合理地收集工作数据,为水文水资源建设工程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利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水利建设能防止自然灾害入侵,还能有效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建设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水利建设工程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水文水资源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水文水资源在水利建设中,可有效实现对水资源的利用,避免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具有节约资源的作用。其二,水文水资源在水利建设中,可降低水资源污染程度,改善生态环境。
2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水资源匮乏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严峻问题。水资源开采工作普遍存在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情况,在我国部分缺水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从而引发地基下沉等各类继发问题。在工业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大量生产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河流,长期以来表现出水资源污染率有增无减的趋势,在净水工作中投入的成本异常增多,若某个环节存在偏差,将直接威胁到居民安全。现阶段,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当,伴有较明显的浪费现象,大量具备循环利用价值的水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应用。并且,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较重,农业灌溉的规模较大,但普遍采用的是大水漫灌的方式,喷灌节水技术虽然成熟但依然未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因此及时转变农业灌溉方式至关重要,要充分收集雨污水,将其作为灌溉用水,摒弃粗放式用水方式,提高集约化水平。
全球各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中,我国占据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为微小,与世界平均水平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幅员辽阔,西部和北部的水资源拥有量明显偏少,为严重缺水区,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阻碍,在此背景下更要探讨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的途径。水文工作的开发,有助于改善传统方式下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必要基础。
3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
3.1用水战略的良性生态循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主要有2种:一是地表水,二是地下水。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盲目地开发地表水,导致污染情况愈加严重,所以对于人类而言地下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采取适合的方法来维护地下水,可以通过客观全面分析河道内外水源的实际平衡情况,合理维护河流水质,保证地下水位以及生态水位都正常,尽可能退还没有科学利用的地下水,而且确保河道流量处于规定范围内。
3.2技术完善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就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来讲,其主要是利用在线自动分析仪器,而且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等技术相结合,共同构建全面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通过对其合理利用,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避免出现污染的情况。在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处理污水可以综合采用先进的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混凝沉淀技术。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将水质中包含的一级污染物都解决后,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停留时间,降低不必要的能耗,显著提升水污染处理水平。第二,介质过滤技术。采用成层状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其可以将水中包含的悬浮颗粒物以及杂质都清除干净。
3.3科学开发和保护水资源
目前,我国在开发水资源时,将开发地下水与地表水作为重点,在开展地下水资源中,应该采取适合的开采方式,最好采用分层开采法,防止污染承压力和潜水。通常,在开采前需要实地勘探,在这个期间,需要正确使用设备穿透水层,为了防止在开采时污染水资源,必须要完成每个勘探层的封孔作业和止水作业,实现开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建设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时,很有可能污染附近的自然环境,而且难免污染水资源,所以在工程建设前必须要结合建设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合理编写一份环境影响性报告,只有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才能够实施工程建设。
3.4实际测量当中的注意点
测量人员在对水利建设工程进行测量时,需要对测量图纸进行熟悉,对施工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合理思考,图纸中的信息是关键点,测量人员需要采取不同测量手段来对水利建设工程进行测量。
测量仪器和高科技技术将两者合理运用在测量中,测量人员专业水平决定着测量结果的精准度,若拥有了一支高水平的测量团队那就会在水利工程测量上降低误差,将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测量人员需要较高的分析数据能力,这样才会从中找出差错,防止水利工程出现失误找到解决办法。
3.5提高污水感应式分类排放水平
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各种设备与设施的创新、完善。在水利建设中,开发新的污水感应识别相关设备,使污水在设备处理后,可初步识别出污染程度。在设备中,有两种管网,若污水程度不高,则流入轻污染度的管网,输送管网期间需要经过各种沉淀、过滤等方式,被处理后的污水得到净化,可以再次回收利用。若污水程度较高,则流入重污染度的管网,经过该管网的废水会被直接传输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
3.6提高节水科技的应用水平
现代化发展中,科技的力量显著,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升级农业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至各地区。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用水量高达4000亿m3,在全社会各类型水资源消耗总量中占比达80%,但真正作为灌溉用水的仅占30%,表明在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正需要节水技术的支持。
3.7调整水污染防治战略并强化水体污染治理
经济结构失衡是水污染灾害的重要成因,生产模式过于粗放,此时必须加强对生产、生活、生态3个层面用水量的管理,提高其协调性,此举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应从经济战略层面实现突破,探讨科学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大胆转变发展思路,实行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此外,高品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要提上日程,通过对废水的处理实现“变废为宝”。在实际污水处理中,应从用水需求入手,形成多层级水质处理标准,以便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针对性,为工业、农业等多领域的用水提供支持,而这也有效解决了水污染问题。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而且浪费很多水资源,这就要求政府应该采用定价的方法体现出水资源的重要性,事实上,对水资源进行定价,也彰显了其价值。人们不能在衡量水的价值时只是看重金钱,必须要认识到其真正意义,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发挥个人的作用,建设和谐的节水型社会,充分利用水资源,为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强.浅谈水文水资源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J].陕西水利,2019(2):155-156.
[2]赵斌.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水能经济,2019(1):141-141.
[3]孙岩.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及实践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1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