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第17期   作者:林伟城
[导读]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工业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将 PLC 控制技术有效应用起来

        林伟城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  523808
        摘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工业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将 PLC 控制技术有效应用起来,能够推进数字运算并控制模拟量的基本作用。该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还能第一时间发现与处理设备故障问题,满足不同的设备应用要求。因此在了解产业发展形势之后,研究人员要明确该技术的应用综合情况,不断的深入拓展,提升 PLC 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PLC控制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PLC技术又叫可编辑控制器,该技术的出现为各行各业,特别是电气工程带来了很大的转变。PLC技术是以计算机编码技术为基础,通过编码顺序来达成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其在机械设备控制中主要发挥的功能有两项,分别是技术定时和计算。PLC控制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在控制程序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工作效率,还能灵活地转变自身的程序,应对各种各样的控制问题。
2 PLC技术
        一个国家的工业自动化生产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工业自动化模式提升了整个工业制造环境的效率,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保证工业化生产数量能够满足更高的需求,而PLC技术则是将目前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更高一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主要保证系统之中的处理器、电源、存储设备更加有效地使用,将设备中各个部分更加完美地结合,实现更加高效的运行状态。同时为了达到有效有益的结合,需要严格保证电源设备、控制系统、处理器等三个方面的状态都符合标准。这样才能实现该系统良好的运转,达到管理与监督的功能作用。
3 PLC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和传统的继电器相比较,PLC拥有灵活度高,可靠性高,抗干扰力强,易上手操作等多种优,在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受到了诸多关注,PLC控制技术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在操作者想要对PLC进行操作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具体的PLC类型,目前,三菱和西门子等品牌以其PLC控制技术而闻名。PLC技术中常用的编程方法:有阶梯图编程、功能模块编程和指令列表编程等三类编程,除此之外,有两种较少使用的编程方法:函数流程图顺序编程和文本语言结构编程,虽然在PLC控制技术的编程中不常见,这二者与前三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在PLC的内部处理阶段,PLC会在复位时自动对定行监控,在运行也会自行对硬件及用户内存等进行自动诊断,如果正常则会顺利运行,如果检测错误,PLC会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报警,非常严重会立即停止运行。PLC的外围通信阶段会响应编程工具的命令输入,并且根据对待微处理器的外部智能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更新显示的内容。
4 PLC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实践应用
        4.1 优化数据信息处理工作
        PLC控制技术将逻辑运算、函数运算等做好,这样工业自动化运行阶段就能够实现数字转换,并发送相应的信息实现对数据排列的基本操作。在相应的运行条件的影响之下,该技术能够在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与研究,快速完成多项工作。这时候数据控制处理阶段精准性提升。后期在对各类搜集好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参数值比较的过程中,PLC控制技术能够快速发现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其中存在问题的数据信息进行控制。而且该系统还能够将其他的智能装置结合应用起来,做好对工业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的全面控制,设置大型运行系统或其他的无人看管系统之时,也能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如果是大型的系统应用,在运行阶段都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数据处理工作,所以PLC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他制造业之中,如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4.2 抗干扰能力
        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应用中主要遭受的干扰分为,放射性干扰系统中铅的外部干扰。以及PLC系统的内部干扰。辐射干扰主要是由于雷电、无线广播以及各种高频感应的加热设备等造成的,并且分布也十分复杂。系统外部引线的干扰通常是通过供电或信号线引入的,这是我国工业领域最严重的干扰现象。。主要的来源有三个:①通常PLC的电源都是隔离电源,PLC的电源都是隔离电源由于有分布电容的存在,因此不可能实现完全的隔离状态,也因为这一原因,PLC受到电源干扰而引起的系统故障非常多。②信号线引入引起的干扰。③接地系统混乱时导致的干扰。而内部系统的干扰主要是有内部元件和电路之间的电子辐射产生,当磁场发生变化时,感应电流出现在屏蔽的内层,引起信号电路的干扰。
        4.3 输入电路设计的优化
        为了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顺利运行。需要实时观察输入电源的状况。当出现输入电源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时,会严重影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作。而目前输入电路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一些改良,比如,为了保证电源能够正常满足需要,增加电源的抗干扰性能,保证电力不会受到周围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装备电源净化原件、隔离变压器、电源滤波器等设备。其中隔离变压器这部分设备,为了实现更好抵抗外部因素影响的功能进行双层合理方案将更为有效。最后在进行输入电源的设计时,设置相对应的熔丝,特别注意电源容量的设置,进一步减少电源短路情况的出现,保证整个输入电源在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时能够安全稳定符合输入标准。
        4.4 集中控制
        PLC控制技术也能在工业自动化阶段,将集中控制的目标顺利完成,实现对运行系统的全面性的监控管理。比方说工业自动化系统装置应用阶段,由于部分装置应用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排查与检测等相关工作。对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会发现,其应用原理就是按照逻辑错误进行监控管理的。比如在数控机床设备应用期间,在运行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对工作环节进行检验的效果相对较好。如果系统中定时器设置为定时启动,那么在检测阶段定时器也会根据系统情况,将信号报警、自动停机等操作完成。在此阶段,工作人员应需注意的是,定时器应用期间,由于运行时间要明显低于输出信号的时间。电控系统输出信号、输入信号之间本身就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运行故障问题出现,后期进行判断分析也能获得一定的依据条件。
        4.5 有针对性的PLC设计
        PLC控制技术,虽然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必须运用决策才能发挥其作用。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PLC控制技术的不同需求。首先应当辨别不同行业对PLC设计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PLC控制器。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其次,再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需求,对PLC技术的应用进行调控,包括对农行的要求生产产品的要求,产品结构等多种元素综合考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目前工业化生产极速增长的需求,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变得尤为重要。而,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以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从硬件、软件、抗干扰性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改善,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符合发展需求,能够对未来的工业生产作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 邓燚祯.PLC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83-84.
[2] 谭长虹.PLC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6):164-165+202.
[3] 刘春慧.PLC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优化应用策略[J].中国金属通报,2019(07):195-196.
[4] 黎智.PLC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优化应用策略[J].山西青年,2019(14):163.
[5] 孙冬云.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