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13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姜楠 (通讯)金玉玲
[导读] 目的 研究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13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姜楠   (通讯)金玉玲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0

        摘要:目的 研究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13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医院收治的58例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MMP-13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MMP-13水平变化与进展性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的MMP-13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MMP-13水平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分析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伴随着MMP-13水平升高的情况,所以对患者的MMP-13水平进行监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
        关键词:进展性性脑梗死;MMP-13水平;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医院收治的58例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的58例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2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63岁,平均年龄为(76.32±6.32)岁。对照组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年龄为(78.26±5.96)岁,两组研究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1]。
        进展性性脑梗死的判定标准:①患者年龄区间(60-95);②患者发病后呈阶梯状加重,在最初的48—72小时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③行头颅CT检查后显示,低密度改变明显,且存在脑出血症状;④发病后3-7天内出现延迟性神经功能恶化,是由于全身性原因导致的;⑤意识无障碍;⑥肝脏以及心脏不存在严重的疾病[2]。
        排除标准:①动脉畸形、颅内水肿或者出血患者;②收缩压在110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在185mmHg上且在将降压药物的治疗下依旧超过正常值的患者;③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1.2.1样本采集
        当患者入院治疗以后,要禁食12-14 h后取肘部静脉血,大约5ml,在生化管中进行合理的储存,并在离心机常温下3000r/min,离心10min下进行保存。同时,要对上层的血清进行收集,约2ml,分别装在2各EP管中。将样本统一进行编号,在-80℃的冰箱中进行保存。健康人群在我院体检科进行统一抽血,然后利用离心、保存的方式进行有效储存[3]。
        1.2.2血清MMP-13含量测定方法
        1.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
        需要根据说明书来稀释标准品,共五个梯度,每个梯度的样量都是50μL;
        2.加样
        需要设置空白孔和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 40μL,然后再加亲和素 10μL。需要注意的是,在加样的过程中,切勿碰触到孔臂,将样品加到酶标板孔底部,并且摇晃均匀。
        3.温育
        利用板膜封好以后,要在温度为37℃的环境下,保存30min;
        4.配液洗涤
        将浓缩洗涤液利用蒸馏仅仅想30倍稀释,然后进行备用,再出掉封板膜以后,将液体丢弃,然后甩干。在每个孔中都加满洗涤液,并静置30sec后弃去再度甩干,重复做5次[4];
        5.加酶
        在空白孔以外的孔中,加入50μL酶标试剂;
        6.温育:
        封膜在温度为37℃的环境下,保存30min;
        7.洗涤
        揭掉封板膜后弃去液体,甩干,然后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sec后弃去,拍干,如此重复 5 次;
        8.显色
        每孔先后分别加入 50μL 显色剂 A 及 50μL 显色剂 B,轻震混匀后37℃避光显色 15min;
        9.终止
        每孔加终止液 50μL,终止反应;
        10. 测定
        以空白孔为标准调零,在加终止液后15min以内依序在450nm波长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1.3统计学方法
        本院在整个试验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将录入到SPSS17.0软件当中进行整理和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根据以上测定结果可知,研究组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MMP-13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13水平明显增多,与健康的人群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性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清MMP-13水平具有相关性,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如外学者Jie Hong Hu针对此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利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进行了实验,抑制MMP-13水平以后,鼠的细胞质代谢、血管收缩、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情况等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Thibaut Quillard也将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药物对鼠的MMP-13活性进行抑制,发现以后MMP-13以后,颈动脉斑块的聚集程度得到明显的减轻,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学生在研究中发现,脑梗死的动物死后,脑组织中的MMP-13含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大鼠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中,MMP-13 在神经元细胞核中显著增高。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58例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将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了两组研究对象的MMP-13水平,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致。LakhanSE针对脑梗死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患者的MMP-13水平明显提高,且利用磁共振进行成像检查发现,患者并且的严重水平与MMP-13水平高低密切相关,患者的病情越严重,MMP-13水平越高,这就表示MMP-13水平与脑梗死病情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MMP-13水平来确定患者的病情,早发现早治疗。针对进展性性脑梗死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MMP-13水平变化情况来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MMP-13水平来预测脑梗死疾病的发生,这样也能对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总之,本文研究表明进展性性脑梗死患者与MMP-13水平具有相关性。所以,
针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血清MMP-13水平检测,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死疾病,可将血清MMP-13水平作为脑梗死患者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
        参考文献
        [1]傅亚. 血清miR-126及MMP-13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7.
        [2]郭荷娜, 王倩.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FA、oxLDL-C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C]//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3]于子忠.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MMP-9水平动态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8.
        [4]施红杰, 王记记, 赵沧海,等. 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5, 15(004):503-506.
作者一姓名:姜楠;性别:女;出生年月:1994.12.11;籍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 汉;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通讯作者:金玉玲;性别 女;出生年月:1969.12.30;籍贯 黑龙江佳木斯;名族 汉;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癫痫及脑血管疾病;邮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