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白建英,刘慧,王永红,张艳青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2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养老机构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10所养老机构内100名正式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养老机构照顾者负担总得分为42.80±11.071分,五个测量维度负担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时间依赖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生理性负担、社交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资格证和工资水平显著性存在对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结论 照顾者负担处于中等左右水平,通过规范化的养老护理培训、合理界定工作范畴和工资待遇等方式可降低照顾者负担体验。
【关键词】养老机构,照顾者,负担
照顾者负担作为一种护理工作压力,主要表现为由于照顾他人时产生的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及工作等方面消耗所致的负担[1]。随着人口老龄化趋于深度发展,养老机构因具备可以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更加全方位和专业化养老服务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但是,目前养老机构内长期护理照顾人员配备比例较低[2],且高龄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对于照顾需求和依赖的程度趋于增加。这样的供需矛盾必然会影响照顾和护理的质量。本研究旨在调查养老机构照顾者的负担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石家庄市10家养老机构内100名正式照顾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机构内工作时长≥3个月,直接从事照护工作,自愿参与。平均年龄为47.18±6.121岁。
1.2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户籍、资格证、工作时长、工资收入、对养机构工作环境满意度和对养老护理工作喜欢程度等。
1.2.1.2 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 CBI) 采用张慧芝等[3]编制中文版照顾者负担自评量表。量表共有24个条目,5个测量维度,分别为生理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和发展受限负担。各条目采用Likter5级评分,从非常同意(4分)到非常不同意(0分),得分范围0-96分,得分越高说明照顾者负担越重。本研究中Cronbach 为0.814。
1.2.2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在征求照顾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后现场收回。发放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95.23%。
1.2.3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和核对;运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性资料采用±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
2结果
2.1照顾者负担情况分析 见表1。
.png)
2.2照顾负担情况与一般资料的关系 见表2。
.png)
2.3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照顾者负担总分为因变量,将性别、户籍、年龄、养老护理员资格证、护士资格证、工作时长、工资收入、工作环境满意度和工作喜欢程度等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详见表3。
.png)
注:**表示P<0.01
3 讨论
本研究中照顾者的负担水平为42.80±11.071,稍低于中间值48分,处于中等水平左右,高于张艳华等[4-6]的研究结果。负担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时间依赖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生理性负担、社交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这可能与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配备不足[2]和老人失能情况较为严重[7]有关,老年人自理能力越低需要照护的时间就越长,照顾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完成工作,躯体过于疲劳,无法满足照顾者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交际的需求。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养老护理员资格证和不同工资水平的照顾者负担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养老护理员资格证、护士资格证和工资收入三者是显著性影响照顾者的负担水平。无资格证照顾者负担较重,考虑分析与获取资格是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关[8]。通过规范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取得养老资格的照顾者对于养老护理服务认知较为理性,能够平衡工作中困难和挑战。工资处于中等水平的照顾者负担偏重,考虑与养老机构中人力资源配置及工作范围界定不理想[9]有关,照顾者工资水平往往与工作能力和资历一致,低工资照顾者由于能力有限,需要面对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亦会相对较小;高工资照顾者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较为熟练地执行和完成工作任务;而处于中间水平的照顾者需要平衡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之间的压力,因此容易导致负担心理感受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化养老培训,提升养老照顾者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有利于其积极地应对养老护理服务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挑战;管理者优化工作范畴和工作时间,按劳制定护理员的工资待遇,使照顾者劳有所得,同时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我,促进形成积极的服务态度,更好地满足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C-M De Frias, Tuokko H, Rosenberg T. Caregiv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edicts reactions to caregiving[J]. Aging Ment Health, 2005, 9(4): 331-336.
[2]王黎,孙兆元,尹莉,等.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01): 15-20.
[3]张慧芝,张睿,李峥. 中文版照顾者负担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28): 2972-2975.
[4]张艳华,王友顺. 养老护理员工作负担分析[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1): 27-31.
[5]门玲,周晓丽,冯倩,等. 养老院老人健康状况及照顾者负担的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9, 10(04): 150-151.
[6]何秀斌,杨晔琴,徐远滢,等. 温州市养老机构失智老人照顾者的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J]. 护理与康复, 2016, 15(08): 739-743.
[7]陈柳柳,邓仁丽,陈苏红,等.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16, 15(06): 531-535.
[8]王慧,马京华,谷岩梅,等. 石家庄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 36(19): 3069-3071.
[9]陈申,崔焱,李现文,等.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需求未满足状况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1): 70-73.
【资助基金】2020年河北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项目号:JTS202002
【资助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号:SQ171129
【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200
【作者简介】张燕,女,1981年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养老护理和护理教育
【通讯作者】白建英,女,1965年生,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和养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