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点 张卫军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卫军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装配技术以及材料的不断改进,传统混凝土浇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装配式建筑就是传统现浇施工技术的一个创新形式,同时,随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浙江尚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现代装配技术以及材料的不断改进,传统混凝土浇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装配式建筑就是传统现浇施工技术的一个创新形式,同时,随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本文主要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角度,展示它在经济效益、能源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之处,本文还对预制装配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预制装配建筑的技术水平与技术施工。
        关键词:预制装配建筑;技术设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随着现代装配技术以及材料的不断改进,建筑结构的技术和施工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浇施工技术与现代多种新型技术相融合,从而得到极大的改进和完善,而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能够对现有的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极大程度的完善,还能进一步提高空间的使用程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1]。所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引领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能满足经济、能源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效益。下面笔者将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技术设计与施工的改进和完善展开相关的探讨。
        一、建筑工程概况
        在一个9栋10-25层的居民区、7栋3-6层的商业楼、2栋1层的控电房以及地下一层的地下车库的工程里,建筑结构采用现阶段较新型的装配剪力墙结构,在这个工程里预制构件包括楼梯、楼板、内隔墙和外墙等许多建筑结构。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技术优点
        (一)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施工的工序相对其它的建筑技术更少,而且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轻质墙板,比起传统的混凝土浇施工技术,预制装配建筑技术无论是在材料还是在人工等多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更少,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现有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采暖建筑上还是在装饰建筑上等多方面上,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比起传统建筑技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在工程造价上,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还能有效的减少传统的建设技术在采暖建筑、装饰建筑等多种细分建筑的工程造价。与传统的建筑技术不同的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提高建筑质量建筑之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难度,进一步的提高经济方面的效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人工的价格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改进,装配式建筑总体造价的价格也随之降低。
        (二)巨大的能源效益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更加合理。就拿工程的外墙来说,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中不需要使用电动吊篮,材料的使用也相对较少,而传统的建筑技术中不但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甚至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2]。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不仅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有着巨大的能源效益,在建筑的使用阶段也能提高能源效益,比如,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筑的外墙采用夹心保温技术,能够提供给建筑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了建筑的使用者在保温方面所投入的能源具体幅度可达到 25%~35%;从水资源的层 面来看,减幅可达到 36%或更高。
        (三)巨大的环境效益
        在传统混凝土建筑技术建筑的工程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物,这些大量的建筑废物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使用传统混凝土建筑技术所产生的粉尘和其它一些污染物不仅会对建筑工程周围的绿化造成很大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周围街道马路上尘土飞扬,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传统混凝土建筑技术还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而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则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不仅产生的建筑垃圾少于传统建筑技术所产生的一半,而且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所使用的预制构件大多是隔音材料,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周围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不仅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在经济、能源以及环境等多方面提供巨大的效益,是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的一种绿色发展建筑技术[3]。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
        1. 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构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产生的间隙必须使用套筒灌浆的方式对构件进行连接,同时所使用的接头的质量也必须符合预制构件规范的要求。预制剪力墙里的钢筋连接处也需要满足混凝土的厚度大于等于15毫米,对保护层和套筒净距的要求更高一些,保护层的混凝土厚度必须大于等于20毫米,净距则必须大于等于25毫米。还有很多对预制构件连接的规范的要求,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总而言之,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以免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足、安全问题等难以弥补的问题。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应该要满足防水要求。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建成的建筑不可能在没有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下使用,为了减少这些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建筑质量的下降,则要求在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时使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耐久性以及稳定性。作为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的外墙和楼板,建筑工程对它们的防水性、耐久性以及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是整个建筑工程里的防水的关键所在[4]。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也必须严格进行设计。在制作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之前必须要对所建筑的工程进行详细分析,从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工程设计需求、施工技术、制作工艺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从而设计出最合理、最适合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
        四、储存和运输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运输和储存必须严格按照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对构件的运输和储存的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运输和储存。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对构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发现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构件,不能将这些符合生产质量标准的构件进行使用,以免造成建筑施工或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挽回的错误。
        运输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需要使用相应的运输工具--平板车,在运输前还要注意对所运输构件进行稳固出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构件出现滑动或摔落。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储存时要注意储存的环境,不能储存在湿度过大、温度过高的环境中,防止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出现变形、受潮等状况,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一起,以免发生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损失[5]。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如今已经在现代的建筑行业里被广泛的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良好的经济效益、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结构稳定性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都很符合当今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虽然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有着许多优势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设计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论,进一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水平,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赛国,周红霞,唐振兴.实例探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000(022):100-101.
        [2]梁逢灵.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住宅与房地产,2020,No.562(03):103-103.
        [3]徐有明.实例探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J].智能城市,2018,004(019):28-29.
        [4]刘畅.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5(03):85-85.
        [5]卢苏梁.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及相关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04(06):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