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 重庆 400030
摘要:群众是社会组成的基础,群众文艺创作是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增加群众文艺创作热情不仅能提高我国文艺事业多样化、特色化和普及化还能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有利于社会文明化发展。如今世界文化融合与创新、百花齐放,群众需要了解丰富的艺术文化,在国家开展的群众文艺创作全民普及工作中自主创新进行群众文艺创作,以此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并加强我国文化建设。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全民艺术;普及
1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艺创作是繁荣文化中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同样也不断推动及促进者我国群众事业的发展进程。提高群众的文艺创作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我国在新时期大力建设文化任务的需要。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里,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地涌流。群众文化创作的繁荣不仅是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也能够启迪群众的思想,抑制社会不良腐败风气的产生,促进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群众文艺创作与艺术普及实践作业的现状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来看,在现阶段群众文艺创作与艺术普及过程中,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经济状况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如在经济相对发达且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二线城市,群众文艺创作与艺术普及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人民的文化活动丰富全面,而在地域相对闭塞的三四线城市,群众文艺创作与艺术普及工作表现则不尽人意。
2.2形式化现象严重
我们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就是要让国人在这个过程中汲取精神营养,让国人的思想品德和艺术修养得到明显提升。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就不能出现形式化现象,必须要把每一份资源用到实处,让国人可以感受到国家在大力推进文化自信建设事业中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国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但事实上,虽然国内很多地区不仅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同时还加大了在文化馆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但是在很多工作上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从表面上来看会给人一种真实感,但事实上,却明显是“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根本就不是以满足群众实际需要为原则,群众参与度并不高,与我们预想的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2.3创作题材单一,创作需求具有差异性
许多文艺工作者受工作、生活条件所限制,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小,他们所创作的题材都很单一,群众作为文化需求的主体,不同的专业知识、音乐素养等个体差异性导致对音乐的需求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例如,一些基层文化活动常常选用传统戏曲作为音乐背景,虽然吸引了大量的年龄结构偏大的群体,但是却丧失了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长此以往创作者的创新性降低,创作水平下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3提升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效措施
3.1融入主流意识
在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的发展特点,以党提出的文艺方针作为方向,共同创作现代化的精神及辉煌事业,对改革开放以来层出不穷的领导人物及先进事迹尽情的歌唱,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力量。相关的文化主管部门如基层的文化站与文化馆等地方应始终正确的引导人民群众艺术创作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群众在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意识。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及落实对民众主流意识进行强化,坚定不移的对“三个代表、两个方向及双百方针”等原则进行执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二是要提高作品针对性,有明确的创作计划,在创作对象上,面向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作品能够雅俗共赏;创作队伍以培养基层群众文化单位的创作助力为根本,促进自身创作能力提升的同时给予群众相应的辅导及帮助;最后还应重视创作质量,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完美及高质量,要求将艺术性、欣赏性、科学性及思想性等展现出来,帮助群众树立“高质量的品牌”形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帮助。
3.2加强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
群众文艺服务需要以各种形式调动群众积极性,提高艺术普及度,同时还要加强对艺术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碰撞产生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加强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发现人才,可以通过文化活动、举荐制度、专家分析等方式来发现文化创作的优异者。人才的培养除了擅于发现潜在人才外还应设立专业培养课程与研讨会来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创作才能。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宣传十分重要,通过相关宣传活动号召各年龄层群众积极参与到自身文化提升工作中,在社会实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展示自身价值。
3.3加大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普及力度
在进行群众文艺创作和全面艺术普及作业过程中,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普及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推动美术馆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艺术知识普及过程中,我们美术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可借助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亦或是文艺汇演、文化站讲座等多种途径,将艺术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地宣传,从而在保障群众初步掌握文艺知识的前提下,为其后期的文艺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如果说艺术知识的普及是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开展的前提,那么艺术技能的普及则是确保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达到预期工作标准的保障,具体而言在进行知识技能的普及过程中,美术馆可通过在馆内设置艺术技能培训室,对群众进行免费的指导,从而切实提高他们自身艺术技能的同时,为后期艺术创作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3.4加强对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
虽然国家加大了在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上的投资力度,避免了“无米之炊”的尴尬,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很多资金或者活动内容并不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去约束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从细节入手,为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保驾护航。在新形势要求下,加强对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并不断优化相关辅导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建设群众文艺活动品牌,让群众文化活动“走出去”,同时还要引进那些群众比较感兴趣的文艺活动内容,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改革创新群众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也是促进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加大对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激发群众的热情。
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市场经济常态下,为满足当前人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开展“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成为了现阶段美术馆的核心发展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作业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质量和预期工作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故此为有效地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切实保障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各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韩志国,侯媛媛,刘元霞.浅谈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J].北京:新文化传媒,2019,22(15):166-169.
[2]徐涛涛,张本欣,陈金国浅谈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J].文化传媒,2019,15(16):156-159.
[3]王瑞华,周海洋,徐洋洋.浅谈群众文艺创作发展与策略[J].中华曲艺,2019,12(22):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