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
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习水发电厂 贵州习水 564600
摘要:习水电厂脱硫塔前后塔于2015年进行增容改造,采用U型结构,前后塔串联而成。技改后脱硫塔运行一段时间,先后发生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损坏、进出口大小头泄漏、叶轮松动、浆液循环泵处理不足等问题,影响脱硫塔安全稳定运行,经过不断探索与改造,解决了浆液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实现脱硫塔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浆液循环泵 系统优化 安全稳定运行
习水发电厂脱硫采用两炉一塔(机组出力2×135 MW),脱硫塔采用U形塔,由两个圆形单塔串联而成。前面一个是液柱塔,后面一个是喷淋塔,两塔中间浆池连通,整个外形上看起来像个“凹”字,又称U型塔,锅炉引风机出口全部烟气经脱硫增压风机升压后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前塔经液柱区洗涤去除掉大部分SO2后,再经喷淋区去除掉残余的SO2后,最后经脱硫塔顶部的三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使烟气中液滴含量低30mg/Nm3后的净烟气经净烟道、烟囱排入大气。
一、浆液循环系统简介
脱硫塔浆液循环泵采用LC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为LC700/900II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是FGD装置中的大型关键设备,主要由泵体、耐磨板、叶轮、后泵盖、轴承体、机械密封等部件组成。浆液循环系统采用单元制,前塔一个喷淋层配两台浆液循环泵,后塔每个喷淋层配一台浆液循环泵,每台脱硫塔配四台浆液循环泵。
二、浆液循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浆液循环泵泵轴采用C45N-高强度合金结构钢材质,运行中一旦叶轮封盖泄漏,浆液进入腐蚀泵轴,导致泵轴磨损,叶轮松脱,泵运行电流波动大,蜗壳声音异常,且运行中处理负荷损失严重,影响机组稳定运行。
2. 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采用2205不锈钢材料,滤网与吸收塔壁之间的间隙不能大于20mm,滤网厚度为6mm,螺栓大小为M10。脱硫塔运行中由于塔体防腐鳞片脱落、浆液杂物堵塞滤网,运行中泵的抽吸力较大导致滤网变形,与墙体法兰连接部位断裂,失去过滤作用,大量杂物进入浆液循环管道,引起喷嘴堵塞,影响脱硫效率,严重时就需要停运脱硫塔进行检修。
3.浆液循环泵进出口大小头为内衬橡胶,长时间运行发生磨损,衬胶鼓包磨损,大小头频繁发生泄漏,处理需要停运浆液循环泵,耗费人力物力,影响脱硫塔安全稳定运行,机组非计划降出力频繁发生。
4.浆液循环泵蜗壳、进口耐磨板、叶轮磨损腐蚀严重,导致泵配合间隙过大,造成泵出力不足。
5.脱硫塔前塔液柱喷射喷嘴堵塞,后塔喷淋管堵塞,导致浆液与烟气接触不良,形成烟气通流区域,影响脱硫塔内部反应,原本一用一备的泵,必须全部启动才能满足运行要求。
三、优化改造措施
1. 叶轮封盖原采用丝牙连接的方式,泵停运及反冲洗时极易导致封盖松动,松动后浆液接触泵轴,泵轴腐蚀丝牙损坏,导致叶轮松动,叶轮松动后泵电流波动较大,将叶轮封盖型式更改为螺栓连接,在叶轮上面钻六个M16的螺孔,将封盖使用螺栓紧紧的连接在叶轮上面,确保运行中不发生泄漏;浆液循环泵原泵轴材质不耐腐蚀,将泵轴材质更改为2205双相不锈钢材质,即使叶轮封盖有松动或者密封圈有泄漏,导致泵轴接触浆液,但泵轴不会被浆液腐蚀,以上两种方式可避免叶轮松动问题发生。
2. 经过多方查阅资料,咨询其它电厂使用情况,316L不锈钢可以满足长时间在浆液环境下使用。将滤网更改为316L不锈钢材质,由于原厚度设计较薄,滤网堵塞后泵入口吸力容易将滤网吸变形,故需要将厚度增加为20mm,加强筋也增加为20mm,确保滤网部分堵塞后不会变形损坏。滤网开孔面积应大于泵入口界面面积的3倍,滤网开孔不小于φ20,保证对于大于10mm的固体颗粒过滤精度达到100%,开孔面积之和不小于入口管道截面积的3倍,滤网阻力不大于150Pa。重新处理滤网与塔壁之间的连接法兰,使法兰与滤网法兰大小一致,结合面平整,螺栓孔对应整齐,滤网安装后与吸收塔壁之间的间隙不能大于20mm(网孔大小)。螺栓使用、垫片均与滤网材质一致,连接时必须使用方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确保滤网垂直方向紧固,水平方向与塔壁之间应有特殊的柔性联结措施,安装完毕后检查法兰连接牢固,并使用防腐材料将螺栓连接部位进行防腐,避免螺栓松动导致法兰损伤,滤网松动损坏,可有效防止脱落的鳞片碎块及杂物带入浆液循环管。
停运脱硫塔检修时,仔细检查脱硫塔内部防腐损坏脱落情况,处理脱硫塔塔体防腐,清理脱硫塔底部浆液及鳞片,避免运行中堵塞滤网,如下图。
3.每次停塔后拆开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检修人员进入浆液循环泵进口管道内部,检查衬胶是否有损坏,如有磨损、起层、鼓包问题,立即进行处理,避免运行中发生泄漏。将进、出口大小头衬胶全部拆除,将泄漏位置使用8mm铁板进行修补,然后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设备表面的锈层、灰尘、赃物、油、脂、水份,用丙酮或除油清洗剂去除表面油脂和杂物,清洗完毕后用干燥空气吹扫,使丙酮或清洗剂挥发干净。使用SYZO施卓?牌细颗粒碳化硅进行耐磨涂层施工,修复后的正常养护时间至少为6-12小时,在此期间不允许投入使用。养护期间避免重物对防腐蚀衬里层的敲击。待小颗粒碳化硅完全固化后,采用角磨机和砂轮片将涂层表面不够平整的地方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并修理平整。利用此材料处理后,耐磨性能大大增加,且只要控制施工工艺,不会出现起层、鼓包问题,可以彻底解决大小头泄漏问题,避免泄漏问题发生。
4. 使用SYZO施卓?牌细颗粒碳化硅进行蜗壳、进口耐磨板、叶轮磨损腐蚀严重,确保泵配合间隙在合格范围内,避免间隙过大造成泵处理不足问题。
5. 脱硫塔前塔液柱喷射喷嘴堵塞问题,在脱硫塔前塔喷嘴母管后面加装排污管,运行中定期进行排污,可有效防止杂物积聚在尾部,经过高温烟气烘烤后硬化,一节一节堵塞,导致喷嘴堵塞严重;后塔喷淋管堵塞,由于喷淋管母管堵塞后无法检查,且这种堵塞会导致大面积喷嘴堵塞,故停塔后使用内窥镜检查喷淋管堵塞情况,对堵塞位置开孔进行处理,处理后使用玻璃丝布包扎,恢复堵板,可以避免喷嘴堵塞检查不到位,影响浆液循环泵出力,进而影响脱硫塔正常运行。
四、结束语
浆液循环系统改造前,前塔液柱喷嘴、后塔喷淋管停塔疏通后,运行2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脱硫塔前、后塔必须启动两台浆液循环泵才能保证机组满负荷时煤种含硫量为5%左右,且不发生环保超标问题,四台浆液循环泵只有在低负荷时段才能停运,设备运行时间长,容易发生故障。通过此次改造后,浆液浆液循环系统可以做到零缺陷,基本上免维护,同样接带额定负荷,入炉煤含硫量为5%左右(原烟气浓度13500mg/Nm3左右)情况下,改造前后各方面情况大为改观。改造后,脱硫塔浆液循环系统可以保证长期稳定运行,也确保了脱硫塔的出力满足要求,能够长周期保持最佳状态运行,机组接带负荷能力大幅度提高,脱硫塔可以稳定运行10个月以上,为完成全年发电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基于改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的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校验方法[J]. 肖勇,赵云,涂治东
作者简介:赵刚(1991--),男,专科,助理工程师,副主任,从事火电厂热机检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