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璐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使得会计工作中大量基础性和重复性的工作被机器和程序所替代。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要重视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认识到当前市场上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低端会计人才向着高端会计人才需求所转变,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和在市场上大量运用,不难看出低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降低,为此培养精通计算机应用、财务报表分析、风险管控、财务管理以及资本运作等业务的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必要方向。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新时代应该持续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从这方面分析不难发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融合将会愈发紧密。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财务共享、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各个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必然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新的一轮教学工作改革,在面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重冲击的情况下,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轨迹,进行高职会计专业的改革工作,持续推动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择业的挑战
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必然是当今时代下,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其能够对人类的相关岗位进行替代,相应的很多岗位将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消失。对会计这一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国内高端会计人才依旧存在较大的缺口,而低端会计人才的数量已然满足了市场内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上的运用,必然会进一步减少低端会计的数量。而这一现象在人工智能不断的发展下,已然显现出相应的端倪,从国外的相关报告中显示,大部分该领域的专家认为会计行业在10年内将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完善和发展,很多工作也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例如,数据的输入、计算、过账、报表的编制等,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云报账、云存货管理、大数据会计、在线财务决策等工作也会开始由人工智能替代。
以长远的目光分析会计领域的相关问题,不难发现,很多会计领域简单、繁复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同时人工智能和个人技能之间相互补充和完善将会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必然要进一步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作为目标,才能够解决这一现实性问题。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会计领域中重复性高、过于繁复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尤其是从事传统会计核算、出纳这一岗位的工作必然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消失,所以在新的技术背景下,会计从业人员必然是在能够拥有良好会计技能的基础上,拥有“互联网+”人工智能思想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上,必然会面临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压力,具体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将会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量运用而出现相应的改变。
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兴技术,虽然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但是目前在会计领域并没有全面进行运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此时推动会计专业的改革,在教学中,将“人-机”互动的理念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将能够让学生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而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新模式
(一)人工智能重塑会计教育理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对于会计行业而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必然需要对教育工作中所需要向学生传递的理念和思想进行相应的革新,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其重心在于核算的准确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会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核算的准确性进行多次强调,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下,这些繁琐的工作因为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所以会计工作将更加重视管理、决策以及战略思维。为此,会计教育工作的教学理念将需要从数据核算的准确性以及对数据的灵敏性转变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从而具备良好的管理、决策、综合、评价、分析等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人-机”交互。
(二)人工智能倒逼会计人才转型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会计行业而言是提升其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在会计行业中大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有效的对劳动力进行解放,从而将会计从业人员从繁琐的数据填写、凭证填制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中脱离出来,进而进行创造性更高的决策性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让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了新的会计工作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必须要认识到这一领域的内容,从中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方式进行会计工作的革新以及发展。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改革中,需要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优化,调整课程体系,将一些能够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课程进行更换,例如“会计手工做账实训”、“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珠算和珠心算”等课程,这些技能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已经缺乏实用性,进而增加“互联网+”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拥有“互联网+”思维。
(三)人工智能重构会计学科结构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新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和产业变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培养出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将新时代的“互联网+”思想灵活运用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新技术,但是从使用者角度考虑这一问题,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并非高精尖的技术,其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面,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简单,能够有效的较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所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方式,让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灵活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当成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基石。
四、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应对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和改革,从而让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确定“人工智能+计算机+会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实际教学改革工作中,针对性地扩宽开设企业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金融投资、财务成本管理、战略与风险管理等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课程,强化计算机课程教学,增设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如C++、Java、Visual Basic、Python等,大数据技术、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会计信息系统、ERP、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等必修或选修课程,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设备投入,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安排教师进修或深入企业、财务公司挂职锻炼;或到代理记账公司观摩学习;或到会计师事务所实践;针对专业教师开展人工智能培训,组建高水平的会计教学团队。不断加大教学软硬件投入,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做支撑,为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三)整合资源,创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
从高职院校实际发展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创立一个能够遵循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理念的教学体系,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相关资源进行相互整合,紧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高职院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该技术是推动社会发生变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需要认识到这一内容的重要性,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出一个能够实现遵循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理念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拥有“互联网+”思维、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会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良德,左燕,廖以.人工智能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05:140-141.
[2]章君.“互联网+”人工智能视域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58-63.
[3]蒋金伟,田红磊.“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会计专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9,1702:90-92.
[4]唐李昶.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8:296-297.
[5]孙宁.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9,1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