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立杰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不断的加快。
        天津方标世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不断的加快。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房屋的建筑方面就应当进行不断的创新。本篇文章主要探究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能使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价值研究
        引言
        建筑施工中采用装配式模式,对于传统建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高冲击力。多数的建筑单位采用这种新的施工方式,使得建筑行业更富于生机和活力。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在装配式建筑中要切实地发挥价值,就要对这种技术充分掌握,并合理应用,切实地发挥其功能。
        一、基本含义
        (一)BIM技术
        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的BIM技术,集成了建筑项目工程全生命周期各类有关信息的项目数据模拟,它具备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与可出图性五大特征。BIM技术中有关3D信息模型建设优化工程效果在实际工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3D协同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完成协同设计内容对高效、优质地进行装配施工至关重要。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三维立体模型就是二维平面施工图转化而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就可以有更加清楚的施工细节,更直观的过程,能使施工过程发生的偏差相对减少。
        (二)装配式建筑概述
        在项目现场装配成型的预制部件就是装配式建筑的重点,很多的预制部件都是在构件生产厂家完成的,详细类型包含了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等等。对比以前的建筑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比较低,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时间减少了,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理念就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来,所以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作业中也获得了大量的运用。通过运用装配式建筑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传统效率低、能耗高的项目模式,为施工企业带来优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中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特别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BIM技术的特点
        (一)可视化的特点
        BIM模型的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中来完成,BIM技术可与建筑施工软件相连接。将BIM中存在的建筑信息参数传入到建筑施工软件中,来完成建筑模型的建构。以这种方式构建出的模型是三维立体结构,较传统的二维建筑设计图比较,具有良好的可视性,能使人直观的看出整个建筑的复杂结构,在对设计成果的观察中,来对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来进行检验。BIM技术可预测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建筑施工能顺利进行。
        (二)协调性的特点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整个设计过程是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的,由于每一环节的设计都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完成,因此,很容易出现意见上的分歧。因此,就会使整个建筑的设计具有差异性。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甚至会导致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风险。BIM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BIM技术有着自主检测功能,将不同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模拟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进行建筑过程的模拟,找出不足之处,加以修改,这一技术的应用,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
        (三)模拟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模型,并加以渲染,使建筑模型直观的展现在业主的面前,为业主们提供更好的选择,并可以针对业主提出的建议,对建筑工程模型加以改进,优化建筑工程模型,提高业主的满意度。故BIM技术具有良好的模拟性,能在模拟中找出建筑工程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一)在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应用价值
        (1)预制构件生产是装配式建筑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环节与具体施工环节的桥梁。预制构件生产商通常根据装配式建筑的BIM模型,来获取各个构件的具体尺寸等相关数据信息,以充分保证预制构件生产信息的精确程度,同时全面考虑其他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计划,并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向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时传达构件生产具体进度等相关数据信息。
        (2)为充分保证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质量,生产商还可在预制构件的各个生产阶段,在预制构件中置入含有构件尺寸、材料、安装部位等各种数据信息的射频识别芯片,并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预制构件实施全面物理管理,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预制构件的储运效果。
        (二)在设计环节的应用价值
        (1)在设计装配式建筑时,设计人员需要全面分析建筑预制构件的预埋与预留等各项流程,而在该项工作进行之前,还要诸多建筑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与配合;(2)利用BIM技术打造具有较强规范性的综合设计平台,在各设计人员的通力合作与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可实现装配式建筑信息的合理对接,一并修改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3)设计人员可把BIM技术与云技术充分融合起来,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将BIM魔性信息传送到设计平台内,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内部碰撞功能以及自动纠错功能,合理防止各专业间存在的设计差异问题,帮助设计人员快速寻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三)在施工环节的应用价值
        (1)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作业流程,具体吊装作业对施工机械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对吊装作业的安全方面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施工单位可有效利用BIM技术来全面模拟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尤其对于关键部位的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面,需要不间断联系,促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操作工艺;(2)利用BIM技术还有助于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全管理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引导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多次模拟仿真练习,从而有效提高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处理水平;(3)施工单位还可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车辆行驶线路进行合理优化,以尽可能减少施工区域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及其他施工材料的搬运次数,并有效提高吊装机械的作业效率。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后期运行和维护中的应用价值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可把射频识别技术与BIM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装配式建筑构件、设备运行与维护系统。比如,有效发挥BIM技术的应急管理与资料管理等综合化功能,在出现重大火灾的情况下,消防人员可通过BIM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第一时间精确定位火灾出现的具体位置,并在短时间内充分把握灭火所需各种材料,从而有效开展灭火作业。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维护建筑本身以及其他设备的过程中,能够根据BIM模型,快速获取预制构件相关设备的各方面信息,这能够促进设备维修效率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也中发挥着优势,将该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BIM技术的应用中,不仅提高了设计质量,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大大降低,生产流程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实施了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且符合中国的绿色环保要求。
        参考文献:
        [1]季楠.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00(005):80-81.
        [2]唐一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1):93-94.
        [3]杜金辉,姚景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000(00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