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婷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研究激励式护理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无创通气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研究组患者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患者的肺康复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22.15±3.13)和SDS评分(24.46±2.9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45.24±2.35)和SDS评分(46.24±3.24)(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康复行为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中可以提高肺康复行为评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激励式护理;无创通气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影响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无创通气是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克服气道阻力达到缓解患者机体缺氧的效果。临床上,由于患者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不了解以及对机械通气的不适,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消极面对治疗,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在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中的护理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中,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无创通气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纳入标准:(1)经医院确诊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治疗方法为无创通气。(3)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神志不清、有沟通障碍的患者。(3)肺部曾做过手术的患者。
研究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56.24±4.73)岁。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41±4.3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研究组患者中,具体内容如下:(1)言语激励:耐心向患者讲解其病情发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用“控制的很好”“有很大改善”等言语激励患者。(2)榜样激励:在医院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让病友互相熟悉,让治疗成功即将出院的患者上台给予其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目标激励:先给患者制定一个小目标,让患者有完成目标的动力以及完成目标后的成就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高。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营养、运动锻炼、用药安全等方面的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行为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单位用(x±s)表示,计数单位用n表示,行x2/t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png)
3.讨论
慢性肺阻塞患者反复发病,往往因承受病痛的折磨而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护理,则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激励式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励患者的内在潜能。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22.15±3.13)和SDS评分(24.46±2.9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45.24±2.35)和SDS评分(46.24±3.24)(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康复行为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康复行为评分,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虹,蒋凤美,吴亚情.激励式护理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11):49-51.
[2]吴小良,叶雪萍,苏锦兰.激励式护理对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患者遵医行为、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18):91-93.
[3]石柳花,陈美华,温如武.放松式结合激励式心理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8(3):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