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探究 周江峰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周江峰
[导读] 摘要:目前,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逐渐提高,园林绿化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杭州五常安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前,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逐渐提高,园林绿化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是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园林绿化工作存在施工区域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以及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园林绿化事业更好发展。为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将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介绍如下。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植物养护探究
        引言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为进一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的新一轮园林行业正高速发展。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以及后续的植物养护技术运用会对整个园林项目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对园林绿化及其植物养护相关内容阐述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究有效对策,在转变现有状况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1.1表土回填技术
        土壤是植物生长所必须,一般表土养分较为充足,适宜各类绿色植物生长,因此在建设区域地形时需将剥离后的表土作为备用土,后期以表土回填栽培绿化植物。开挖土壤时注意以下事宜,第一,工作人员要从地面干燥的区域进行开挖操作,为确保团粒结构的完整性,应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碾压。第二,在工作过程中依据工程设计图纸,严格控制土壤深度。同时,在开始相关操作前做好施工场地的清洁,避免杂物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第三,种植植物过程中,要控制好不同种类树木的位置,地势偏高的位置种植乔木和灌木,为后续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清理种植区域内会对植物生长不利的物质,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同时避免影响后续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放线施工技术
        良好的植物定点放线技术能够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同时提升绿化施工的景观效果。要使施工的景观效果得到充分保证,工作人员在正式开展工作前要对建设图纸全面细致了解,并以图纸中的内容为根本,根据绿化施工的实际状况和所需苗木,设计出更好的景观构造。在对乔木和灌木进行放线时,要依据设计方案确定好参考系,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后续的施工操作,以保证定点的准确性。定点时要随时做好标记,清晰标明苗木的种类、规格等,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完成乔木种植后要做好色带、篱笆等区域的划分,并清楚标示出苗木规格。完成放线施工后要对标记的点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绿化施工要求后再继续后续操作。若在施工过程中对苗木种类等作出调整,需要向有关部门汇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避免随意更换植物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
        2当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发展现状
        2.1当前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相较国外而言,在行业法制、施工技术标准以及发展条件等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发展壮大阶段。我国园林技术标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对园林行业重视程度增强,我国园林行业相关的法律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园林行业的迅速壮大,带来园林内容的丰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城市建设以及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园林绿化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选项。

然而在园林绿化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缺乏专业化的施工队伍等,使得园林绿化施工中出现诸多问题,如人为过度改造自然环境、园林绿化设计的不规范性等,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园林绿化的前期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2.2园林绿化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鉴于园林绿化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在我国运用的领域逐渐扩大。但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仅仅重视园林绿化的建设,却忽视园林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对整个园林绿化的效果和质量产生影响。与前期的绿化工程相比,后期的养护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需要长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管理。然而,在很多园林绿化建设中,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相对较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造成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大量投入付之东流,很难长期发挥其应有的环境保护、空气净化等功能。
        3施工现场管理改进措施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必须从现阶段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提高其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管理措施可以从制度、人员、设计、现场以及原材料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保障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目标。
        3.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现阶段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是需要建立相关的施工质量保障制度,对现场施工的工艺流程提出统一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其次是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对项目建设施工成果进行严格的检测;再者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项目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责任目标,并落实到专人;最后是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将项目建设制度的落实与管理人员的收入挂钩,确保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保障。
        3.2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提高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改进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首先必须保证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关键工序的施工人员都具有相应的管理和施工资格,特殊工序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次可以根据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的特点,对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项目建设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施工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行分析;再者是加强现场人员的质量安全施工责任感;最后是加强现场人员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多吸收学习其他同类项目成功的施工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3优化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园林绿化项目整体实施效果最直接的表现,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时候,必须针对苗木的质量和苗木的保养维护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在选购苗木时,必须按照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水土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苗木,同时对苗木的质量和状态进行有效检测;其次是在苗木栽种之前,做好苗木的保养维护,遴选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苗木的树冠和根系进行修建,去除病虫根等有害部分,同时做好苗木的除虫处理;最后是根据施工图,在准确的位置栽种苗木,并按照要求进行养护,确保苗木的整体成活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建设理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发生重大变化。园林绿化作为提升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面对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合力,在解决园林绿化现场施工问题的同时加强园林绿化植物养护,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推动“美丽城市”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斌.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和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55-156.
        [2]徐宁晨.园林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