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丽 黄春翠
[导读] 血脂异常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运动干预在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

        张丽 黄春翠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血脂异常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运动干预在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该文对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运动干预进行综述,介绍了有氧运动、渐进性抗阻运动、体力活动(包括职业性体力活动、业余时间的运动锻炼、出行交通的体力活动和家务活动)等方法,并阐述了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对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运动效果。
        [关键词]中青年; 血脂异常; 运动疗法; 综述
[Key words]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Dyslipidemia; Exircise Therapy; Review
        我国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1]。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h))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须物质。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脂肪在动脉内沉积导致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增加了冠心病发作和卒中的危险[2]。近 3 0 年来 ,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 , 较 2002 年呈大幅度上升[3]。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年至 2030 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 9 2 0 万[4]。
        血脂异常: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3],满足血清总胆固醇 ( TC ) ≥6.2 mmol/L 、 血清甘油三醋 ( T G ) ≥ 2. 3 mmol/L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 >4. 1 mmol/L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1. 0 mmol/L 4项的其中1 项 ,或目前正在服用降脂药。
        血脂异常防治的目的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的发生 ,降低ASCVD 患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事件发生的风险。临床应根据个体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决定调脂治疗的目标值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其他生活方式影响,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血脂异常干预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接受药物干预,均须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限酒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5]。
        运动疗法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重要环节。适度的体能锻炼既能促进能量消耗, 还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浆脂蛋白的成分, 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如TC、TG、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水平;又可升高良质胆固醇如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水平[6]。
1  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运动类型
1.1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血脂异常患者调血脂的一种常见运动形式。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有氧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等[7],其中,步行是最常进行的运动。出行可以多选择步行的方式。研究[8]表明,有效的有氧运动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升高。与抗阻运动相比,有氧运动会增加耗氧量,消耗更多的脂肪。
1.2   渐进性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也称为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通常指身体克服阻力达到增加力量和增长肌肉的目的[9]。抗阻运动主要包括克服自身重量(如俯卧撑)、举杠铃、练习健身器械和拉弹力带等方式,前3种主要适用于体能较好的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拉弹力带是较为安全的锻炼方式,适用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的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汤华等[10]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30例采取渐进性抗阻运动,对照组30例采取动态有氧运动组。两组患者均在功率车上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并进行12周强化训练,运动前有15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有5分钟的整理运动,训练期间得到专业人员的监护。治疗组主要在训练机上进行躯干及上、下肢的大肌群练习, 有腹肌和背肌练习, 下肢蹬腿练习, 训练每周3次, 训练强度为最大一次举重量的80%, 力量测试每两周1次, 在维持训练强度的前提下运动负荷相应增加。研究对象在各运动器械上作3套运动,每套重复8次动作,每套动作间休息2分钟,每次训练持续45分钟。对照组以慢跑形式,采用中等强度(最大摄氧量的50%-60%),脉搏110-120次/分为主,起初以200米/分的强度慢跑,每日30分钟以上。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且有降低体重等作用。
1.3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包括职业性体力活动、业余时间的运动锻炼、出行交通的体力活动和家务活动。根 据 IPAQ 工作组建议的分组标准[11],将个体体力活动水平划分为低等、中等和高等。周景等[12]关于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的研究结果显示:静坐行为增高血脂异常风险,体力活动降低血脂异常风险。所以,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要减少静坐行为,增加体力活动。比如,出行选择快步走,避免乘车或开车;减少乘坐电梯,多爬楼梯;休息日减少订外卖,自己买菜做饭,增加家务活动。


2  运动强度
对有氧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安排,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6年提出:人体健身运动适宜强度是本人最大强度的 60%, 适宜时间是每天 30~ 60 min。朱淦芳等的研究[13],通过小鼠建模对照实验,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洛伐他汀治疗组、高脂模型组及跑步干预组4组对照。对跑步干预组又进行高、中、低3种强度的跑步运动, 21天后测定血清、肝的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得到数据并分析。结果:跑步干预21天后, 高脂模型组的小鼠的血清、肝脏的TC、TG水平均高于跑步干预的3组和洛伐他汀治疗组;高强度跑步干预组各项指标与洛伐他汀治疗组相近且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跑步运动在高强度情况下对降脂有明显效果, 与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低强度情况下效果不明显, 因此, 高强度的运动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高脂血症。
3   运动影响血脂水平的机制
运动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骨骼肌做功, 耗氧耗能对整个机体产生应激, 使各器官系统功能调整, 进而适应, 而发生相应代谢变化的一系列过程[14]。运动时主要的供能底物是糖和脂肪, 有时还有一部分支链氨基酸, 而在持续低强度有氧运动时, 脂肪为机体的主要能源[15]。
运动影响血脂水平的机制可能是 (1) 运动能消耗体内FFA, 加速CM (乳糜微粒) 和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分解; (2) 运动导致细胞间LPL的活力增大, 使毛细血管内皮LPL得到补充, 血浆TG脂解增加, 从而导致TG水平下降; (3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浆脂蛋白的成分, 能够升高HDL-C, 降低LDL-C, 使体内脂肪达到适宜的分布状态[16、17]。
4    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运动处方
最好的运动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运动锻炼计划, 满足安全、娱乐、实用的需要。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气功等。患者可以依据各自的体力和爱好来适当选择简便、有效可行的运动项目, 有规律科学地进行, 才能保持运动锻炼的最佳顺应性。张鑫华等[18]在运动与高脂血症的综述中建议高脂血症患者运动如下:(1) 有氧运动与力量练习相结合。(2) 运动强度采用中等强度, 有氧运动约为40%~60%VO2max, 力量练习为最大一次举重量的80%。(3)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健美操练习, 每周2次, 每次30min。力量练习:在训练机上做躯干及上、下肢的大肌群练习, 每周1次, 每次45min。
5   小结与展望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其他生活方式影响,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血脂异常干预的基础措施。规律运动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之一。本文从运动方法、运动强度和运动处方进行了阐述。什么时间段运动调血脂效果最好,什么时间段适合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专家建议(2019)[J]. 中华内科杂志,2020,01:18-19-20-21-22.
[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避免冠心病发作和脑卒中 [M ]?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 2006: 11 -13.
[ 3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16 年修订版) [ J ]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 44(10)  : 833 -853.
[ 4 ] Moran A , Gu D, Zhao D, et al.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 markov model and risk factor scenario 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del-China [ J ] .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0, 3(3)  : 243 -252.
[5].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专家建议(2019)[J]. 中华内科杂志,2020,01:18-19-20-21-22.
[6]BerlitP, Stroke.Optio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J].Nervenarzt, 2000, 71 (4) :231-236
[7]邢双双,顾则娟,蒋秀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锻炼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2):242-247.
[8]曲晓霞. 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4,07:137+139.
[9]Feigenbaum MS,Pollock ML.Prescription of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health and disease[J].Med Sci Sports Exerc,1999,31(1):38-45.
[10]汤华, 叶向, 李萍, 单洪武, 杨永年.渐进性抗阻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0.2
[11] 樊萌语,吕筠,何平平?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体力活动水平的计算方法 [ J ]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 (8 ): 961 -964.
[12]周景,周倩,王东平,张婷,王浩杰,宋阳,何海珍,王蒙,王培玉,刘爱萍. 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03:418-423.
[13]涂淦芳、魏纯镭、程东庆不同运动强度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14]黄力平, 陆晓, 林松.高脂血症的运动疗法.现代康复, 2001.3
[15]王安平, 张援平, 李芳.运动训练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体重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 2002.9
[16]高荣慧, 李晓榕.运动对老年冠心病血压血脂的影响, 实用护理杂志, 1999.1
[17]田佳佳, 廖晓, 钟琼.运动对高校中老年教师血脂的影响作用.四川体育科学, 1998.2
[18]张鑫华,马振,谢正阳. 运动与高脂血症[J]. 安徽体育科技,2005,01: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