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摘要:公共性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和目标所在,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围绕着学生的政治表现、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展开,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育人的公共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媒体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共性价值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公共性价值路径
引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基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制度协同创新、形式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协同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特点
(一)责任传导到位
高职院校强调抓好党建是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理念。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认真落实抓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开展,筑牢党建工作的根与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经常督促指导
高职院校党委各综合职能部门始终将上级党组织各项要求落实落细。由于组织设置数量少,除了做到对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二级党组织层面的督促指导外,还有精力兼顾党支部层面的工作监督,这是本科高校很难做到的。另外,高职院校还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纳入干部年终考核,除了将抓党建述职报告进行公示外,还组织召开测评大会,让全校党务干部都能了解到工作开展情况。党委综合部门也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帮助基层党组织发现不足,改进存在问题,提高党建质量。
二、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要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是00后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自我认知都严重不足,关于党员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共产党员”这个概念在他们的心里影响力并不充足,缺乏深刻的认识。有些学生虽然入党了,但是动机却不明确,通常是进入到学校以后随大溜入党申请。在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功利心入党的,认为成为党员以后,能够有助于将来就业、评优等等。即便学生成为了预备党员,学生对于自己的要求也不会提升,造成如入党前和入党后,表现并不统一,无法满足实际的党员要求。
(二)工作形式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的学制通常比较短,党务工作者配备不足,所以高职院校的党建教育通常是单调的党校教育等等,学生自发的创造性活动极度缺乏,即便是室外活动,也通常是参观红色经典景区。党建工作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激发,同时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便学生意识到了党建教育的必要性,也不会投入足够的重视,党建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共性实践路径
(一)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结合“三全育人”“四个结合”夯实过程
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建的基础性工作,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各个高校也都制订了关于学生党员的管理办法及相关细则,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规范各种管理教育规章制度。管理是基础,充分利用新媒体凝聚起来的公共性,并通过“三全育人”和“四个结合”培养法对其进行夯实。“三全”是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教育是指党支部的全体人员都是教育对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进行全员教育;全方位教育是指党支部在组织教育培养中要包括政治学习、微党课、红色教育、民主讨论、主题党团日等各个方面;全过程教育是指党支部在组织发展中所经历的全部流程。“四个结合”培养法具体就是要借助新媒体,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将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构筑监管体系;通过听取学生的表达和沟通,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关注实际效果;通过询问学生的思考和想法,将自律和支部引导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将服务和价值实现相结合,提升党性修养。
(二)以提升素质为中心,利用“五维”量化考核强化效果
通过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奖惩情况”五个维度构建量化考核办法,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支部党员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督促学生党员做到知行合一,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切实履行党员身份、在学习上起到榜样力量,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决履行党员义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完善“四个一”工作体系
一个党委就是一个科学发展的决策集体。决策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领导的中心环节。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好领导作用,努力成为科学发展的有效决策集体,并在科学决策、有效决策的基础上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决策机制,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智囊团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学习、深入调研、开拓创新,建设“五型”领导班子。一个学生党员就是一个成长的典范。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中央的一贯方针和要求,也是改善和优化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途径。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学校强调以学为主,这样发展起来的学生党员才符合学校的特点,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教师党员就是一面教书育人的旗帜。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本质内容。党员教师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班主任工作、辅导员工作及参与学生党建、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和领跑作用,成为广大学生的楷模,普通教师的榜样。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创业创新的战斗集体。我校坚持“二级学院支部建在专业上”“行政机关支部建在处室中”,并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双培工程”。党支部书记均由思想政治素质、专业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教师担任。
(四)运用全新载体
当前时代,各种新技术飞速发展,其中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更是发展迅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也需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运用全新的载体进行教育。空间、时间和地域已经不再限制,所以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普及能够更加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教育。传统的理论知识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微博、QQ等平台进行教学,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此类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督促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党员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加强互动和对接,提升党建和思政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实施的新形势下,将继续建设高水平的学校,打造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政治标杆,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武荔涵.新媒体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共性价值路径[J].高教学刊,2019(25):45-47.
[2]孙月娟.新媒体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共性价值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朱蕾.高校基层党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0):89-90.
[4]卢建飞,赖浩明.新媒体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共性价值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3):60-61.
[5]苗红培.新媒体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公共性价值路径[D].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