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王殿元
[导读] 社保基金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如何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防止社会保障基金贬值,则离不开对社保基金的有效监督。

        王殿元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0000
        摘要:社保基金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如何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防止社会保障基金贬值,则离不开对社保基金的有效监督。本文从社会保障基金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提出相应审计思路,从而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2000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并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主要负责基金的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包括国有股减持划入的资金和股权资产、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储备金,它是中央政府专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和调剂。自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8.44%,累计投资收益达到10073.99亿元,社保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其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蓄水池"。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家庭结构核心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势在必行,社会保险基金未来面临巨大支付压力,如何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现状
        (一)社保基金总量较大且增速快
        自2001 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进入市场以来,其总资产和投资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社会基金总资产约为2.20万亿元。与成立之初的200亿元相比,它在17年内增加了近110倍。可以看出,中国的社保基金总量大,增长速度较快。
        (二)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比例相当
        在社保基金刚刚进入市场之初,尤其是2001年、2002年期间,社保基金全部用于银行存款、购买政府债券等直接投资方式,投资收益低。2003 年开始进入证券市场,成为社保基金进行委托投资的先例。在2007- 2017年这些年,二者的投资占比趋于稳定,所占比重维持在50%上下,其中委托投资金额占比在2015年已经超过直接投资金额的比例,2017年达到了57%以上,说明社保基金理事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委托投资对于基金收益的积极作用,要加重委托投资的比例。
        (三)银行存款投资比例逐渐减少
        在社保基金成立之初,基金来源主要是依赖于财政拨款,基金规模很小,同时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社保基金理事会为了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谨慎性等多方面的投资原则,将社保基金主要用于直接投资,也就是是单一形式的银行存款。到2007年,银行存款占直接投资的比重已经低于50%,2010年之后,银行存款占直接投资的比重在5%以下。最近几年社保基金的总资产数量越来越大,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低,虽然可以保障流动性和安全性,但根本无法满足报保值增值的需要,因而必须要向多元的投资组合发展。
        (四)投资收益总体波动较大
        在2007-----2017 年期间,社保基金的年度总投资收益和年度投资收益率都发生显著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07年的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为1453.50 亿元,收益率43.19%;而2008年的社保基金总投资收益额为-393.72亿元,不增反降。
        二、加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建议
        1.实行投资多元化.
        目前,中国社保基金的实际投资范围主要为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基金和低风险股票等。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新加坡,实施“一支柱”模式,基金支付压力大,其基金投资保值、增值能力十分重要。新加坡中央公积金(CPF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负责管理的CSIC基金主要用于境内的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另一类是由专业资产公司负责,其中中央公积金投资计划普通账户(CPFIS- OA)投资很灵活,范围较大,包括境内、境外的银行存款、政府和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产品、房地产、基础建设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

我国可以学习、借鉴新加坡社保基金投资经验,由社保基金理事会做好基金收支预算,将社保基金累计资产投资于中长期国债、基础设施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等,可以加大海外的投资力度以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组合,促进中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稳步增长。
        
        2.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出台关于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优惠政策,加大投资监管力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由于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发展成熟度不高,存在着投资手段有限、投资渠道过窄等客观原因。国家一直未能建立专业的社保基金监管系统,面对这样的国情,就需要各部门、各从业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尽职履职,做好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国”的讲话精神,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积极落实,将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来抓,认真做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根据当前实际的社保基金情况,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并制定下一年度基金的保值增值计划,社保基金相关管理部门要分别签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书,以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够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并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完成情况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落实责任问责机制。社保基金运营管理的相关部门要聘请专业人员对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进行科学管理。同时,针对社保基金定期存款转存不及时、不到位,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造成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率低的现象,要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样,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完成情况较好的相关单位和人员也要实行激励机制。如此,赏罚分明,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三)及时防范控制各种投资风险
        从中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可以看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极不成熟和不稳定,存在许多复杂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和管理风险。为确保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稳定发展,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有必要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投资风险。
        第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把投资收益一部分作为风险补偿奖励给风险管理人和风险担保人,这可以将投资收益与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机制联系起来,激发其高效率、高收益投资的热情。它将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并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第二,通过建立多元化、分散性投资组合。多元化、分散性投资就是将投资风险降低到可控制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专家型风险防范队伍,通过科学调查和分析内外部投资环境,谨慎决策,主要是做到对投资风险事前防范,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结束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为了应对巨额养老金支付压力,全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全国社保基金近些年的投资情况及面临困境的分析,提出了拓宽投资渠道、改革管理方式、防范各种投资风险、及时披露信息与强化监督等策略,以期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清艳. 湖北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邱泰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激励约束(相容)和可持续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8(48):45-48.
        
        [3]刘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困境和对策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04):131-137.
        
        [4]白薇.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现状与问题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8,32(03):39-45.
        
        [5]李国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J].劳动保障世界,2018(1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