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强“三步曲”服装设计教学强化学生实操能力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 朱学寨
[导读] 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服装设计课作为主要专业课在基础教学中作用显著,既影响着学生的后期技能的获得,也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
        朱学寨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摘  要: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服装设计课作为主要专业课在基础教学中作用显著,既影响着学生的后期技能的获得,也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采用渐强三步曲服装设计教学,分别通过高一的基础理论与实训(理解—规范—实操),侧重培养学生认知感悟能力;高二的技能强化与实训(反思—解构—实操),侧重挖掘学生主观表现能力;高三的技能拓展与实训(强化—拓展—实操),侧重深化学生的技能,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
        
        关键词:渐强三步曲;服装设计教学;实操训练
        
        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教学中,服装设计课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存在的,作为高职考的专业课,它是浙江省(单招单考)服装设计类高考重要考查科目,在690分的总分中占有180分值。由此可见,服装设计教学在中职服装专业班的基础教学中地位显著。此外,服装设计教学效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这个专业的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的其它技能型专业课学习,如制图、工艺和Photoshop、Corlordraw等图文设计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服装设计教学的有效课堂显得至关重要。
        
一、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总体学情分析
        众所周知,大多数中职学生,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在我们探讨教学方式之前,有必要深入分析学情,以便“对症下药”。笔者根据多年的服装设计教学经验,以我校三年制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班4个班为研究对象,对中职服装班学生的整体学情做了深入调查分析,发现中职服装类学生基本可分为五大类型:
        1.半路出家型。很多学生来源于农村,受初升高教学压力的影响,从小接受美术熏陶的机会不多,当他结束九年制义务教学的学习后,由于本人的喜好,选择服装专业。这类学生对服装专业有兴趣,但学习活动过分依赖性强,主观性差,大约在本专业中占40%。
        2.家长劝学型。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子女的文化课成绩差,通过服装类高职考容易进入相对好点的大学,所以诱劝甚至强迫子女报考服装专业学习。这类学生表现为思维停滞,实践操作活动消极参与,大约在本专业中占25%。
        3.美术天赋型。这类学生聪明、好动,虽然从未参加过任何绘画训练,但在短期训练中表现出较强的天赋,掌握设计基础知识快,能够较好地运用绘画技巧,与同一起点的学生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类学生在本专业大约占15%。
        4.美术滞后型。这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基础学习,表现为接受能力弱,技能难以掌握,但是也糊里糊涂的进了本专业。这类学生大约占15%。
        5.长期受训型。这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受过良好的绘画基础训练,懂得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技巧明显胜过同年龄学生。这类学生在中职中不可多得,同时还具有优势心理,骄傲自大,占本专业的5%。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明显可以得出学生在服装设计的专业学习上起步不一、理解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学习态度上也迵异。
        
二、渐强三步曲教学方式的运用
        在服装专业高职考要求的背景下,在原有的三年制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以高职校服装类考试大纲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等所既定的教学内容,我们提出了“渐强三步曲”服装设计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服装设计实操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
        1.三步曲第一步(高一):基础理论与实训(理解——规范——实操),侧重培养学生认知感悟能力。
        中职服装班学生在上述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学情良莠不齐。虽为专业班,但展开深层次的服装设计教学,难度系数非常大,也有违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高一年级的设计基础教学主要落实规范的结构素描绘画操作方式。结合学情,精讲绘画基础理论、辅以实操巩固知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感悟能力。结构素描教学不同于其它理性学科教学,没有一定的视觉直观感受,学生难以理解其根本。

它也不同于明暗素描教学,在艺术类各学科里,明暗素描更趋向“感性”,而结构素描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在绘画既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想象能力。而色彩基础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则又不像写生色彩那样感性,如蓝色之所以为蓝,那是因为物象吸收了除蓝色光以外的其它色光。大多数人都能分清楚简单的12色相,可是如果我们把色彩课深入下去,纯度与明度更加复杂化,学生就难以理解,如“月牙灰”它是用什么颜色调配的,又是如何运用它丰富画面的?像这样的学习问题没有经过长期的教与学,学生是无法企及。
        这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感悟能力是因人而异的。经过一个学期的绘画基础学习,上述五个类别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就大不相同,如上表所示,我们用“A、B、C”分别表示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从“半路出家”型、“家长劝学”型学生中有部分表现为感悟力偏低,“美术弱智”型学生大多数无法接受深入教学。而我们一味的同班同质教学,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本不明显的厌学情绪上涨,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深入。
        服装设计学是一个范畴很大的学科,它不光是绘画,还包含很多的应用性分类。我们设定让C类这部分无法领悟又难以在服装设计绘画中找到乐趣的同学,在第二学期重点学习服装款式图的绘制,以适应企业的技术要求为要求,让学生在熟练的操作中感受乐趣,学会一种生存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性,提升职业教育的特色。
        2.三步曲第二步(高二):技能强化与实训(反思——解构——实操),侧重挖掘学生主观表现能力。
        经过高一的基础绘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相对比较稳定的同学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中,侧重挖掘学生的主观表现能力,注重服装设计构成学习,对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解构,以递进的方式展开教学,加强实操巩固技能。
        学习感悟是为表现做铺垫的,但部分同学表现为眼高手低,感悟到的,未必说的出;说的出的,未必做得到。而中职课程的深入是为培养动手技能服务的。中职学生普遍表现为接受能力相对低下,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砺,反复的强化才能把知识与技能落实到位。在这个阶段,我们在教学内容中添加电脑辅助设计的学习,旨在服装设计理论与应用实际相结合。当然这个阶段依然可能会出现心理的排斥现象,有的学生表现为电脑辅助设计的运用会强过徒手绘制设计的能力,但服装徒手绘制表现能力依然是继续深造的技能前提。
        经过这个学段的学习,效果如上表所示,在接下去的第四个学期,我们实行分层教学,A、B两类学生学习服装廓形及局部件的设计及其在整体造型中的运用,C类专攻服装款式图的绘制,以强化他们的实操能力,为后期的实习实训做好准备。
        3.三步曲第三步(高三):技能拓展与实训(强化——拓展——实操),侧重深化学生的技能。
        培养合格的蓝领工人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而让素质较高的美术生进入高等教育接受更好的学习也是我们的追求。当前,中职高三学生自愿留校参加高职考复而未参加实习的,大多数有基础又有意愿升入高校深造,而且专业能力相对也较好。在第三阶段学中,侧重在强化技能,拓展服装设计表现力上,扎实而有针对性的考前辅导,因材施教,深化学生的技能是高三的教学根本。
        相对前两个学段,这个学段的学习内容相对枯燥,在强化知识的基础上,有目的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保护学生的兴趣。按照高考服装设计的考核方向,结合服装设计小稿教学(速写)、同形异构、局部改进、以点带面、移花接木、命题创作、模拟考场等方式,活跃教学手段。请专家名人予以激励,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帮助,使他们信心十足的加入考前强化中。
三、“渐强三步曲”服装设计教学成效
        在我校“凸现特色,坚持全面发展”的专业教育模式下,另辟蹊径,以“渐强三部曲”的教学方式,改进了服装设计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实操能力。我们按学生对服装设计知识理解能力及技能掌握速度参差不齐的特点实行分层教学,体现了教育的差异性原则。
        经过长期实训后,我们让五大类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做到了因材施教,让学优生“吃饱”,让学困生“吃好”,达到“皆大欢喜”的目标,走出了中职色彩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孙金良  《“走班制”教学实验引发的变化》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0日第7版
2.巨瑛梅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年8月第一版
3.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