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宋春惠
[导读] 现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本应该作为重要课程之一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发展。
        宋春惠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建宁街道麻黄小学 655000
        摘要:现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本应该作为重要课程之一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发展。而在这其中隐藏的个中原由,则值得作为教育传播者的我们深入探索研究。该文章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所处现状的了解,做出了对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同时探讨了所需要的音乐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育;问题分析;教育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开始逐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也不再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是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往为了给所谓“主课”让路而被忽略的音体美课程被重视起来。但是就小学音乐而言,我们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和反思的地方。
        1 简析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制度改革下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被肯定。但纵观现下,小学音乐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1.1音乐师资水平低下
        硬件设施的好坏或许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教学环境的优异与否,但是我认为“软件”设施才是评判所谓学校好坏的重要途径,这里说到的“软件”正是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资质的强弱对一个学校而言,其对教学成就产生的影响将十分关键。小学生这一年龄段,身心健康发育还不够完善,还不具备很好的判断是非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要是担任授业者角色的老师所要具备的音乐质素不够高的话,一方面容易放任自制能力差的小学生任其自由发展.从而耽误了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储备。另一方面,对音乐敏感和热爱的孩子也有被耽误和忽略的可能。随着教育事业的推动发展,要想将好的音乐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大对教师音乐素质的高要求。
        1.2 小学音乐的教育目的不明确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是不够完整,不够合理的。有的学校紧跟改革的步伐,但有的只是为完成国家的要求。事实上却忽略了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从实际教学上可以看出,他们大是忽略了所谓--音乐的本质。音乐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也起着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可是现在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育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们只是机械化地将教材内容系统的灌输给学生,而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其本质。
        1.3 教学方法枯燥单调,缺乏创新
        国家的教育为何要改?是因为旧式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其中一点就是填充式学习。通过这样的教育而成长的学生都是机械化的产物,脱离课本和学堂之后就显现出呆板和无趣。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依旧照搬课本知识。

上课模式僵硬、死板,这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同样还无法培养自身的音乐素质。那这样的教学成果和以前又有什么区别呢。
        3 改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策略
        3.1 释放孩童的天真与真性
        孩童的世界是简单的,充满干净无杂质的气息。年龄使然让他们喜欢玩,喜欢闹。我们要做的不该束缚他们,而是释放。我们要利用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在音乐中享受快乐,在笑声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趣味,也能让孩子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理解音乐中想要表达的事物与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3.2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目的
        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方案。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质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侧重点就该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发挥自身的优点,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需要教授新歌曲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务必细致、耐心地的分析教材,找出其中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重点、困难点等。一定要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
        3.3 真正的推陈出新,改变教学模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不但消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抑制了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尝试带入情感和环境。例如,在学习《星光圆舞曲》时,可以完整的听录音,老师用动作来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老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再导入歌曲教学就会使得感知更加饱满;同时增加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主动性也是重点。
        例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可以老师与学生们分饰角色,同时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师生互动的同时,还可以跟着歌曲节奏跳起来;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型,而且对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有了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尽管音乐课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但它的被重视程度并没有因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而得到很好的改善。虽然被推上了素质教育的主要地位之一,却依旧显得弱弱无力。就像是披着好看外衣,其实是实质与以往差别不大。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虽然解决问题非一朝一夕,但只有解决问题。音乐教育才能真正高效有力的发展,教育也才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洲.把音乐的欢乐还给孩子——谈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J].音乐天地.2001年05期.
        [2]宋志伟.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反思及建议[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