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聪聪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学科是开启小学生音乐世界的大门,它能够启发小学生的思维、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以及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小学 音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创新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音乐也是如此。音乐如果没有创新就如同茶几上摆放的书,永远不会有人想要去了解书本当中的故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推进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创新中走进自己的情感世界,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音乐艺术,提升音乐审美水平。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曾经明确地指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让小学生 在众多的音乐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实践与创新,小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中最具可塑性和希望的群体,对他们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创造性对于音乐也是极其重要的,好的音乐都极具创造性,古典且具有艺 术性的音乐也是由于其一直具有千变万化的魅力而得到不断的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出新的形式。因此实践与创新本身就是音乐自身特有且明显的性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恰好体现了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 和意义。培养小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思维,还能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强小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同时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实践应用 能力,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体现美,同时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1. 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如猜谜语、讲故事、玩游戏等形式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产生音乐创新的欲望。
比如,在教学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鸭子拌嘴》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小学生随着音乐《数鸭子》模仿鸭子走路进入教室,然后教师进行引导性的提问:“今天教室里来了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鸭子’,那么哪只‘小鸭子’能发出一下鸭子的叫声呢?”当众多小学生举手示意并模仿完鸭子的动作和叫声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模仿得都非常到位,那么这节课我们要听一首与小鸭子有关的歌曲。这首歌曲也讲述了一只小鸭子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这首歌曲呢?”此时,小学生听歌曲的欲望已经很强烈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这首歌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想要亲自去体会和感受。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起点,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够进一步创新,为后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营造音乐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心理状态条件下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单向输出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按照先唱曲谱后唱词的方法唱歌,这种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也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为此,音乐教师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音乐教学环境,并且保持耐心、宽容的态度去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让学生放下畏惧教师的心理负担,充分给予小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学生才能够大胆自由地进行创新。
比如,在教学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小红帽》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采取边讲故事边播放《小红帽》歌曲的方法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宽松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在认真听故事的过程中,心情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起伏,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到课堂教学之中。当小学生听完歌曲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结合小红帽的故事内容开展即兴表演,以自荐的形式扮演小红帽中的角色,然后在《小红帽》这首歌曲的伴随下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小红帽的学生还即兴唱了这首歌曲的一个片段,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被一下子点燃了。在这种音乐情境之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得到了培养,而且表现欲也得到了满足,小学生越来越喜欢参与音乐课了。
3. 丰富实践形式,发掘创新潜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所了解的音乐表演知识都比较单一,但是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不能够让小学生墨守成规,而要鼓励小学生,并放手让他们去“实践与创新”,让小学生去体验不同乐器所带来的音乐演奏效果,小学生在比较这些音乐演奏效果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表现形式,从而实现在实践中创新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这种放手对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小学生自由创作是十分积极的。小学生自由地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能够通过实践发现一些新鲜的事物,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实践创新能力。
比如,《共产儿童团歌》就是一首小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这首歌曲采用的乐器明显的就是打击乐器,以此突出歌曲的坚定有力,但是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音乐教学路线,鼓励小学生在乐器使用上进行创新,带领小学生在乐器使用上进行创新,带领小学生改变传统打击乐器的形式,用其他乐器进行演奏,如编钟、架子鼓、电子琴等,丰富歌曲演奏的乐器形式,改变歌曲以往的曲风,让小学生体会和感受相同曲谱不同曲风的音乐魅力,让小学生自由地演奏和创新。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实践性与创新性就是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形成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征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实践与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实践与创新就是音乐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