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0期   作者:冯蜀梅
[导读]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艺术的欣赏中更容易触发人的灵感,使人的思维方式发散、拓展。
        冯蜀梅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第一小学
 
        摘要: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艺术的欣赏中更容易触发人的灵感,使人的思维方式发散、拓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换句话说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环境。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创造的教育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过去的教学生活中,大多数的老师都会采取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特性,统一的标准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甚至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制。在音乐这类艺术方面的教学中,统一的要求标准更加难以对学生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影响,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下滑。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应该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法依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特长优点进行挖掘,使其能够将优点更好地发挥,进而在学生所喜欢的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山东某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了解合理制定学习检查计划。对于那些节奏感较强的学生,教师着重检查学生的音乐节奏;对于那些韵律感较强的学生,教师着重检查学生的音乐韵律。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强化检查训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特长,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进行更具深度的自我挖掘,使其在特长发挥的同时,对于所喜爱的领域拥有一些创新的观点,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现实的积极促进作用。此外,通过教师的多元化评价,更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改进传统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逐渐变为围绕学生展开,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应该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放弃固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其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拓展其创新发散思维,达到培育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唤醒其自主学习性,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感悟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参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游戏教学方法,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将音乐知识整合传达,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更为扎实。学生通过对音乐学习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能够构建起更好的音乐艺术欣赏观念,这对学生日后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造性表现的前提。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如以幻想为前提,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或在“律动”中,体验音乐;或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或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放开说话,提供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争吵”“讨论”“说话”的机会,提倡“思维”亮相,让人人都说起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说,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放开思考,提供探究的机会。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东西比老师直观教的印象要深刻地多。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小学作为学业生涯开始的阶段,教授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更为重要,这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情感、艺术情操的培养有良好幫助,对其全面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发展,因此音乐的教学当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践创新培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有趣的音乐学习氛围内提升音乐创新能力。此外,音乐创新可以将学生带入属于自己的音乐情感世界,使学生以自己的角度去欣赏、理解乐曲,感悟音乐的魅力,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发展的良性推动力,二者间互相共生的关系促进着彼此进步发展。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艺术的欣赏中更容易触发人的灵感,使人的思维方式发散、拓展。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当予以重视,在实际的教学授课当中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全方位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