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军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交口小学 03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教育逐渐由填鸭式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由唯成绩论转为提高学生自身美术素养为宗旨,重点关注小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想象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课堂;课堂教学;学生想象力;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虽然看似不难,实则不易。在小学美术课本中,课本内容涉猎较广,包括欣赏、工艺设计、建筑、雕塑、国画等内容,这需要美术老师的涉猎面较广。同时,对于如此之多的教学内容,美术老师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听懂、学会所学内容,还要把教学内容深挖,讲得深入浅出,让小学生们能够吃透,只有这样小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小学美术的内容。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正如上文所说,小学美术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讲得深入浅出,让小学生们“吃透教材”,除此之外,还远远不够,小学美术老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们只有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出了想象力,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完全掌握小学美术的学习内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促进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发展。在笔者所阅读的众多文献中发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视觉意向性。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举措
在本部分内容中,笔者围绕的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三种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加强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培养。
1.巧设情境,加强学生理解
情景教学法是如今其他科目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教师通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借助一些工具如音乐播放、图片展示等形式来创设出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表象,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间,而师生便在此情此景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便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大部分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往往认为不需要,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浪费时间,实则不然。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繁忙的大街》为例。本课内容在于以繁忙的大街为切入点,让学生重点掌握一些形状和颜色,这对于刚刚接受美术课程的小学生们来说,让其完全接受并掌握一件新奇的事物是比较困难的。并且一时之间让学生回忆大街上的事物是比较困难,因此,小学美术老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播放功能来向学生们展示繁忙大街上的景象,以此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情景再现,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内容来进行学习与讨论。
这是一种由美术老师为主展开的一种情景教学法,老师也可让学生为主体展开情景教学法,还是以本课内容为例,上述笔者虽谈到学生的记忆力有限,对于大街上的内容印象不深,但总归是有印象,因此美术老师可让学生们自我发挥,回忆一下繁忙的大街上有什么东西,可让学生们进行模仿,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在这个模仿与补充的过程中,一方面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该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妙用多种教学工具,培养学生想象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工具,从而逐步深入课堂。但是,根据笔者地对S市地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教学方式的观察,发现课堂上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基本局限在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即使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有部分任课老师会使用多媒体技术,但这也仅仅局限在数学、英语等科目。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美术老师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美术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美术老师常常采用的是用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们所要绘画的内容,以此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剩下的时间则是由学生自己来进行绘画,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授课,看似提高课堂效率,实则是对学生培养想象力的“阻碍”。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萌芽状态,长期地被动接受老师所指定的内容自然是不利于培养自身的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授课,以声图并茂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第十一课《动物的花衣裳》为例,本章的重点内容在于以绘画或是剪刻的形式表现动物身上的斑纹,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是以传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授课,授课难度相对较大。所以,美术老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如以图片播放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到哪些是有斑纹的动物,借助视频播放的功能让学生们了解到如何进行裁剪才能得出“动物的花衣裳”,在学生们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手时,美术老师可引导学生不必全部按照视频所要求的形式进行裁剪,学生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搭配动物的“衣裳”,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但在裁剪的过程中,美术老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美术老师要想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做的便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述两种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具体举措中,是建立在学生对美术学习已经产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进行讨论。所以本部分的内容便在于更深入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美术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某位或某几位同学比较有艺术天赋而青睐,反之亦然。同时,也不因为小学生是小孩子的特征而忽视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老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教学课堂是成为一节高效且优质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但在这个过程中,美术老师要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特点与风格,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洪瑞桃.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视角下对视觉意向性的若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No.225,178-179.
[2]尤冰.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0,No.487,211-212.
[3]高惠玉.巧设过渡,打造优质的美术课堂——浅议小学中高年段美术课堂教学过渡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No.69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