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欣赏与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2期   作者:赵沛芳
[导读] 美术欣赏与创造力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赵沛芳
        甘肃陇南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幼儿园  746000
        摘要:美术欣赏与创造力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不再是以创造为主,还需要与美术欣赏活动相结合。美术欣赏是幼儿了解作品,从而获得美术知识的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让幼儿的审美水平提高,还能够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对幼儿美术欣赏与创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欣赏;创造力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体验,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与自身的欣赏水平。由于幼儿的思维方式非常的活跃,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欣赏来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就需要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幼儿打造良好的教育活动,促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艺术能力
        在长久以来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忽视是极为常见的,即使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依旧有不少的幼儿教师不重视幼儿美术活动的教学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改变的便是对于美术活动潜意识存在的偏见,并且意识到只有重视美术活动,才能深入贯彻素质教育以及教学改革的要求,幼儿园美术活动才能够获得更大的优化。因为受年龄的影响,加上幼儿自身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水平的不足,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细心的引导才能充分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欣赏能力。教师的引导在幼儿活动进行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的艺术素养及自身的艺术能力也一定要不断的完善,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段选择适当的美术作品,然后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在美术作品中挖掘并找到适合幼儿培养创造力的点,在活动中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开放自己的思维。欣赏美术作品也是对教师的鉴赏能力的考察,教师需要自己的审美观念与美术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应通过对作品的不断探索中产生与作品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阐述,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以此来开拓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2.将美术欣赏与幼儿生活相结合
        幼儿园幼儿的年龄限制了他们的阅历,而阅历的问题也使得教师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就不能够对知识点讲得过于深奥,导致幼儿难以理解。因此,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美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对接,从而让幼儿对于美术有更加生动且深刻的意识。教师可以结合教育内容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引导幼儿深入的去观察花草树木和建筑物,让幼儿能够首先对花草事物的颜色和形状有初步的了解,能够激发起幼儿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为幼儿展开艺术创作提供基础素材。如果是某些具体事物的绘画教育,也可以先带领幼儿去详细的观察事物,
        例如,在《美丽的蝴蝶》绘画教育中,如果采用传统教育法,教师只是单纯的向幼儿传授蝴蝶的绘画技巧,导致幼儿只能够学会教师的一种画法,蝴蝶的表现形式较为单调,没有创造性,幼儿的欣赏能力也不能提高。此时教师可以首先将幼儿带到花园中,让幼儿能够更加自主的去观察蝴蝶翩翩起舞的样子,观察不同颜色的蝴蝶。就是为了能够增强幼儿对于蝴蝶形象的印象,则可以在幼儿观察过程中向幼儿讲解蝴蝶的生活习性,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与同伴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蝴蝶,这样就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随后再回到教室内让幼儿来展开艺术创作,那么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例如以“庆祝五一劳动节”为主题展开的美术活动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一些名作从而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走到街上去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然后再活动中进行分享讲述,再通过欣赏《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农妇》这些世界名作,通过画面中所刻画的日常景象,体会到画作中平常之物所焕发的另外活力,引导幼儿找到平凡中的感动和美,再让幼儿自己创作绘画,从而使幼儿的欣赏与创造力共同提高。
3.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导幼儿想象,发展幼儿的创新型思维
        在美术活动中,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偏低,活动时长只能维持在15分钟以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就容易受到诸多的限制。从而导致教师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对一些美术知识讲解的过于细致。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幼儿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多想、多创造。在时代进步、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学方式上给予了教师们极大的便利,幼儿由于其年龄的限制,在面对活动时若是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单纯讲解便很容易失去兴趣,这就迫使教师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因素来引起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便可以用声音、图画以及各种动态的小漫画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再幼儿感兴趣的同时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相较于单纯的口头教学会收获更大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我想象中的动画人物》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欣赏他们感兴趣的动画人物的绘画方式及来源,然后让幼儿进行讨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并说说动画片的情节或者是介绍一下自己所喜爱的动画片里人物是谁。紧接着,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形象设计一个动漫人物,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和情景共同方式让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然后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引导幼儿去欣赏观察,使活动内容不会太过于死板,能够在观赏动画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审美体系,从而更好的解决了活动过程中的重难点。除此以外,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信息成为了更易获得的资源,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们也可适当对教材进行拓宽,选择幼儿的兴趣点更贴近的素材,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活动的趣味性以及美术活动的教学效果。
4.开展正确的评价,激励幼儿创新
        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处于弱小的阶段,知识水平、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型思维依旧处于发展中阶段。无论教师在活动中对于绘画技巧教授的如何细致入微,幼儿的作品都不容易达到教师所理想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应该根据幼儿作品的完成度、是否拥有想象力,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去进行评价。要运用发现的眼光,去找寻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多给幼儿鼓励,适当的对幼儿作品中还需要加强的部分进行启发,运用积极的态度去进行评价,远比批评的效果要更加的好。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应带有主观的判断,要贴近幼儿的心理,听取幼儿作品的想法,只有对幼儿的积极性进行保护,最终才能有效的提高幼儿欣赏、创造及多方面能力。
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学科,幼儿年龄偏小想象力丰富,因此美术教育就需要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为幼儿提供自主创作自主思考的机会,幼儿能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即可得到全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志云.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教育质量[J].艺术科技,2018,31(09):272.
[2]景清华.试论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6(09).
[3]翟小倩,浅谈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J].中文信心,2015(4):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