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鹏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65
建设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实施时间长、管理复杂的活动,其涉及到人、机、料、法、环等因素,但最终是为实现建设目标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遍地开花、呈现“井喷”的态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在整个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加上管理水平落后、整体管理较为粗放,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建设目标。所以在现有形势下,提倡精益建设工程管理就非常必要。精益建设工程管理就是要求建设者关注建设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要关注应该关注的“点”,做到提前策划、提前应对、做到“心中有数”。本文作者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出建设工程管理每一个阶段和环节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一、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管理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在项目立项之初,在给设计单位下达任务书时应明确项目建设的用途、预期达到的目的,必须细化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估算项目造价及回收成本的的时间,实行限额设计。项目建议书到项目可行性研究再到初步设计应是建设单位不断明确及细化建设目的层层递进的一个过程,正式施工图应该完全满足建设用途。
2.勘察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作为工程设计重要的参考数据,除按的勘察规范进行勘察外,还应结合本地已建建筑地质勘察经验,适当加密勘测孔间距,避免因勘测不准增加地基处理的成
本;此外应加强与审图公司的沟通,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确认勘察报告中结论性意见。下达给设计单位的设计委托书要详尽,在设计过程中加强与其沟通,特别对工程设备的选型及参数要了解清楚,避免设计单位对设备参数把握不准而带来的设计变更;尤其其要加强对本地以外设计单位的管理,对其使用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图集要特别关注,避免其因使用的规范、图集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在正式招标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纸要组织图纸交底,特别要关注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之处,在招标前解决好图纸问题。
3.招投标阶段:重视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原则上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化保证建设单位利益;充分了解建筑市场主要材料涨幅信息,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明确主要材料的管控措施,尽量减少因主要材料调价而造成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尽量准确,尽量减少量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定好清单以外工程项目的结算办法;招标文件规定的图纸以内的工程量计算必须准确,招标文件规定的项目应全部的计入清单项,不得漏项。清单项对分部分项的描述应尽量准确,不得违背施工规范及施工常识。在招标时应着重关注对工程影响较大的分部分项报价,规避施工单位不均衡报价。通过招投标,选择资质高、施工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施工企业和经验丰富的工程监理。
4.工程报建阶段:了解报建程序,各环节资料提前准备,衔接紧密,节约报建时间,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减免相关配套费的优惠政策,节约建设资金。
二、施工过程管理
(一)工程造价管理:
1.在施工阶段应做好工程预算,合理安排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尽量避开冬雨季施工,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工程预算时,应详尽编制工程预算书,不得漏项、错项,以免造成工程预算不准确导致施工过程中追加项目及费用。
2.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
3.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选择实用的施工方案。
4.对建筑主要材料要进行严格管控,一是要管控其种类、二是要掌握材料价格涨幅情况。特别对装修工程而言,其材料的品种多、品牌多、价格空间大,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既要保证档次、又要经济合理。
(二)工程工期管理:
1.合理确定工期,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各种因素并制定对策。
2.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定关键线路,明确关键点或里程碑。在调整施工计划时,尽量不要调整关键点的完成时间节点,必须保证关键点的按期完成。
3.二次细化设计的分项工程一定要尽早确定方案,否则会造成设施设备位置、管线位置打架,安装条件不满足导致的整改,浪费时间、增加造价、影响使用功能。
4.约定奖罚机制,选定考核节点,工期每滞后一天,对施工方进行相应处罚。
(三)工程质量管理:
1.工程质量管理应从项目立项起加强控制,好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纸可以大幅度降低设计变更发生的风险。
2.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质量目标。
3.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包括有: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图纸所需的技术规范或规程;图纸审查的意见或建议。
4.组织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做好记录,并标明在图纸上。
5 .进场材料要严格把关,不仅要查看“三证”,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复试,不合格产品禁止进场。
6.通过考察和招标,选择施工能力强的施工单位。
7.对监理单位人员实行考勤制度,对应旁站而未旁站的监理进行处罚;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实行“专业谁主管、工程质量谁负责”的制度,对因人为原因造成质量事故的,严格进行处罚。
8.严格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对上道工序未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加大对隐蔽工程的监管及验收力度,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坚持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公司检查、建设单位验收的质量验收制度。
10.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推行样板先行制度,在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再观摩、交底,最后施工;特大对施工关键环节质量的把控,比如关注钢筋的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的接头位置是否准确等等。
11.理论同实际结合,关注细节。严格各种验收手续。单项工程验收的,必须邀请政府相关部门现场验收;中间环节需要验收的,必须邀请质量监督检查部门参与验收收;对于在各种专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举一反三,将因质量问题对最终的使用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施工安全管理:
1.要有一定的投入,不得在编制拦标价时降低安全文明投入的标准;在投标单位踏勘现场时,一定要讲明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让投标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充分考虑安全文明施工的投入。
2.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告知施工单位严格按投标文件所列的内容布置施工现格按施工单位投标文件内容要求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投入情况,不得降低标准,此条写入施工合同,施工单位若不按要求执行,则进行经济处罚。
3.在具体施工时,一定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现场实际,编制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及策划书。必要时可邀请质检部门、行业专家定期对工地情况进行指导。
4. 在施工单位进场后、施工合同签订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单位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5.加强对施工相关方的培训和检查,重点做好脚手架、吊装、临时用电、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及施工电梯等的管理,杜绝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坚持每周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率 100%。
6.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施工,必须坚持安全专项评审制度,保证施工方案合理、可行,保障施工安全。安全专项评审不通过,就不能开展施工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要在生产的每个环节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7.抓安全预案的管理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安全预案实施手册。
三、工程结算管理
1.竣工结算必须以竣工图纸、变更签证、索赔报告、认价单、投标标书、施工合同等作为依据,逐项审查。对于套用定额的项目,一是要核对数量,看看数量是否准确,二是要核对项目情况,看看项目是否有重复或套用的定额是否合理;对于采用清单结算的预目,就要完全履行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的办法来计算,审核工程量的增减、项目的变更等。
2.做好工程结算内审工作。工程项目结算必须先经基建处初审后,再提交审计部门审计或送外审。严格把关、剔除施工单位虚报的、不真实的结算资料,减少结算余额,节约建设成本。
四、工程后期管理
1.在选择系统运行方式和选择设备设施时,应尽量考虑节能,要把投入成本与运行成本统筹考虑,综合选用性价比高的和后期运行成本低的系统和设备设施,例如,在中央空调的系统选型方面考虑节电,在照明灯具和洁具选择方面尽量选用节电节水类型品牌。
2.在工程保修期内,严格按保修合同处理免费维修等问题,保证质量和使用功能,减少维修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