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2期   作者:1李鹏超 2胡永行
[导读]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
       1李鹏超  2胡永行
        1黄河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河南华北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对防治工作不重视,将导致施工过程中屡屡出现错误,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防治措施不到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现象,对于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且流失的类型较多,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防治为主,要在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的同时做好合理的防治措施。文中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特点
        1.1时间集中
        施工阶段主要分为前期准备、施工建设和投入运行,在这三个主要的施工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作业扰动范围较大,开发面积广泛、存在着扰民现象,不仅给原地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有可能造成深层地表土的腐蚀,从而加剧水土流失作用。施工人员需要挖排水沟,运用一定的支护结构开展。
        1.2具有较大的破坏强度
        水土流失具有较大的破坏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许多良好性能的土壤被破坏,些植被也有可能因此灭绝。此外水土流失还具备一定的潜藏性,施工人员很难预测水土流失的后续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严重威胁河岸的生态平衡,还阻碍着后续的施工管理工作。
        1.3后续维护困难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可能是表层的,河流经过平原、山区、丘陵等多种地形,保护起来比较困难,且目前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可达到几年,一旦控制预防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更严重的水土流失,增加施工成本冲击水岸。
        2水土流失现状
        水利工程施工的时间较长,施工量较大,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较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减少水土流失。水利工程施工中没能做好防护措施,容易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利工程施工会导致地面裸露面积增加,原有的土壤或者植被遭受到破坏,进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现象。
        2.1地表植被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挖掘土壤,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土壤结构和植被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原生态土壤与植被结构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遭受到破坏,地表植被应有的能力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在建设过程中挖掘施工会降低地表结构的稳定性,会使地质透水层受到影响,当遇到降雨天气时,地表结构和植被无法吸收水分,经过雨水的冲刷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出现。另外,开挖时,可以采取地基加固技术,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没有进行加固处理,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
        2.2施工周期长
        由于水利工程特点与其他建设行业有较大的区别,主要是表现在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并且工程量大,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恶劣天气,比如雨雪天气,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此外,由于施工周期长,若在施工过程中,预防措施不到位,则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不但会对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会增加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施工质量。
        2.3工程线路长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线路相对较长,比如平原、丘陵以及山地等,由于不同线路地貌有较大差异,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类型,防治难度同样增加,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则会使水土流失情况难以控制。
        2.4建设施工废料处理不当
        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土方挖掘施工会产生较多的沙石废料,这些废料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土方石会因地理运输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当成废渣进行堆积,也有的施工表面有残余废渣没有清理干净。

处理不当则会加剧土壤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
        2.5临时占地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诸多的设备,同时需要众多施工人员参与,由于施工工期较长,为了确保施工的有效开展,部分人员会在施工周围地区临时搭建相应的生活场所,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以及休息,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会对临时搭建场所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某一阶段工程完工后,施工人员会将临时住所拆除,避免临时住所的搭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构建临时住所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施工填土,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对搭建临时住所地区的土地进行加固,可能导致该地区土层坚固性逐渐减弱,致使构建临时生活场所的土地难以经受强风以及雨水的冲刷,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这一问题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在水利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拆除临时搭建场所后对土地进行加固。
        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措施
        3.1提高工程施工设计水平
        水利工程在设计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全面分析水利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估项目实施对成本方面的影响,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修改,采取最优的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要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评估,提高水土流失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设计师对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整体规模改进水土保持方案,降低经济损失,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增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2加强施工现场的防护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开排水沟、导流沟等有效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控制,可以缓解水土流失现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对废水进行处理,重视对渣场的水土保持防护工作,尽可能降低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水利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可以提高水土保持防护工作的有效性,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植被面积的损害,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利工程施工的线路较长,途经多种地形地貌,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需要合理进行控制。
        3.3积极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栽种一些适宜的植被或者农作物,能够增加土壤表层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采用多种植被交替耕种的方法,能够稳固土壤。同时,减少树木砍伐,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提高植被的覆盖面积,禁止对森林进行破坏,采取法律手段保护森林面积,加强护林爱林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林业种植和管理,也可以降低工程项目周边的风速,对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3.4做好水土保持监管工作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管力度,实时监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情况,对地形地貌、气候温度、植被种类、林业覆盖面积等加强监测。水土流失对工程顺利实施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积极开展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将防护工作认真落实,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实时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管,保证措施的有效性,增加对水利工程工作质量的要求,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需要及时予以处罚,并采取补救措施。
        4结束语
        总之,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有效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并且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在我国有较高的地位,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对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有效、针对性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为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小雅.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2]刘长华.浅谈水利工程中常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优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9).
        [3]杨应.水利工程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探究[J].四川水泥,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