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良
身份证号:32032119671001****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都会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大多与自身的结构发生变化、外部环境变化或自身配比不合理等诸多因素有关。一旦裂缝出现就可能对混凝土防水性、承受能力以及耐久性能等这些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关键字: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引言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效果,我们必须要首先掌握裂缝问题产生的成因以及解决策略。解决裂缝问题,才能保证水利工程长久稳定服务社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
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对于水利工程的功能与寿命等都产生影响。对于实际影响进行总结,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裂缝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混凝土内部水化产物反应之后产生会影响混凝土碱度的碳酸钙。混凝土的碱度受到影响,会导致钢筋钝化膜遭受破坏,进而出现裂缝,导致结构稳定性及强度受到影响。可见混凝土裂缝问题对于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只有意识到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够保证裂缝问题产生的几率随之降低。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诱因
2.1塑性收缩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发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还包括塑性收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也在逐渐散热,逐步蒸发混凝土的水分,如果严重流失了混凝土内部水分,将会改变混凝土体积,引发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体积比较大,就会出现明显的塑性收缩现象,引发较大的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外部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混凝土,引发混凝土收缩应力,如果混凝土抗拉强度无法对应收缩应力,将会出现塑性收缩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无法彻底消除塑性收缩裂缝,针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通常是在施工结束后的5年之后才会逐渐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方法不合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如果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塑性裂缝之后,将会降低混凝土抗拉性能,在裂缝内部进入一些有机质,导致混凝土钢筋出现锈蚀问题,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控制塑性接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会因此受到影响。
2.2混凝土塑性坍落
在评价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坍落度是重要的指标,发生混凝土塑性坍落问题,会引发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h之后多发塑性坍落裂缝,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如果发生渗水问题,再加上重力影响,导致混凝土因此下沉,钢筋和模板等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混凝土下沉过程,在混凝土上部出现钢筋长度方向的裂缝。
2.3受力不均
由于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于其设计要十分的耐心和仔细。但是在实际中,尽管许多工程设计师对于建筑的结构以及受力都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和预计,但是由于对混凝土的构件受力特征不了解,这样就造成想象与实际中的混凝土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当实际中的负载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能力之外,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2.4地形
在自然环境对水利施工造成的影响中,地形可谓是主要的因素。在水利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对于地形的勘查工作。如果勘查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那么就会增加混凝土结构与地形结构的差异,这种情况下极容易产生裂缝。举例来说:在夏季施工中,由于地下水活跃度较高,就会对工程设施造成冲击,尤其是地基,就会增加受冲击地段的地基承载力。
倘若地基结构不稳定,就会使基于地基建造的地上建筑下沉,而建筑的表面也会产生裂缝,就造成混凝土的整体抗渗能力下降,工程质量也就自然降低。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工作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必要工作,为了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只有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要确保混凝土更快适应温湿环境,防止混凝土内外出现过大温差,防范裂缝问题。除此之外,为避免出现内外作用力失衡,应当合理利用薄膜浇水的方式对表层进行养护,尽可能廷长混凝土养护的时间。
3.2加强管理力度
管理力度的提升是施工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要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首先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监管体系,从独立部门的建设、独立人才队伍的建设、规章的完善到管理技术的引入,都必须要落实到位。管理部门应当确保独立,避免与其他部门存在利益关联,人才队伍不可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管理规章必须要及时得到完善,要符合新时期的管理需求,剔除规章中的漏洞,体现管理规章的重要作用。对于新的技术必须要做到积极引进,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自主研发。并且要保证合理利用,引入或是开发出新的管理系统,必须要针对相关人员开展系统化的培训,要确保信息化的管理贯穿施工全过程。一言蔽之,水利工程的施工发展,对于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只有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保证现场管理落实到位,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得到严格监管,才能降低裂缝等问题的发生几率,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完成,得到更理想的施工效果。
3.3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本身而言,温度这个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而且这个因素还是最容易引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一个原因。所以,在对水利工程当中的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来进一步控制其温度状况。因为混凝土本身而言,它内部因为发热所产生的温度差,这样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在选择水泥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发热量比较低的水泥材料,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水泥发热量,这些都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混凝土温度有所缓解。如果该项目工程所在地本身就是一个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在夏季的时候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多,而且最高温度≤30℃,这个地区本身夏季就会有比较多的降水量,一般情况下每年的降水量都是在57%左右。如果在施工的时候是处于夏季,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将一些降温处理操作尽可能地做好,并且能够通过促使温度的降低来进一步减少水分的蒸发量。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混凝土四周温度状况这个因素的影响,逐渐造成混凝土的材料发生一定程度的质变,这样就会给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问题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一些相关的施工部门而言,他们可以尽可能地选择早上7-10点以及其他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浇筑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避免处于高温的状态当中工作,可以进一步减少因为周围温度状况对混凝土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通过上文的分析探讨,了解了水利工程管理尤其重要。管理好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和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但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水利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制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来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24):96-97.
[2]张保民.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189-190.
[3]高映德.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19):254.
[4]曾永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智能城市,2019,5(19):157-158.
[5]郤连义.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