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 253700
摘要: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科中的重点学科,它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脑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同时初中数学又是初中学生眼中的难学科目,并且受传统课堂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着相关的问题,综合原因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对数学丧失兴趣,以至使成绩一落千丈。初中数学学科也应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更新学科理念、学科体系,基于此,本文就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创新 教学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学生兴趣不足
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兴趣的驱使和引导,初中数学学科亦是如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影响着教师上课的质量、上课效率、课程进度,由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目前的调查来看,初中学生普遍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不足,甚至出现排斥情绪,这极大地影响着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1]。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程度息息相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统一备课,教师往往为了省事没有充分对大纲内容进行深挖,以至使教学内容不充分,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逐渐呈现个性化特征,出现个性化差异,由此,教师在备课时,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的需要。由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察大纲的既定内容,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知识接受程度所设定的课堂学习计划目标,教学进度的衡量和推进、教学计划的实行和创新都是以其为准绳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联系紧密。但是,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没有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设定模糊,没有充分掌握到学生在考试大纲下学生具体的学习要求,由此,教师在教学时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的进行深挖,不利于学生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基于上述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此部分要重点论述在新课改政策下,以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出发且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内在驱动力,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由此,教师开展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首先,教师教学要从实际应用入手,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作用于生活,它们二者之间联系紧密,由此入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培养教师创新意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所以在学习中,教师要首先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亲密良善的师生关系,以亲和力的身份进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让学生以此为标杆。教师在课堂要为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同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创新性问题,创造创新型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创新型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第二天的学习时,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探讨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充当解惑者的角色。
(三)课前设计创新环节
课前设计创新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前提[2],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新课的改革下,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作为设计单元进行创新设计。
例如,在学习三视图时,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些学生的想象思维有限,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对照课本学习三视图,在此,教师进行创新改革,在课上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上进行简单的手工操作,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构造思维。
(四)课堂提出创新问题
创新性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从方面思考问题,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出创新性问题。在教学课堂上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创新性问题是保证创新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充分探究目前的生活发展趋势作为主要创新方向,把课本内容作为创新的基础,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从而提出适合学生的创新性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加入大量的对比问题,以此来充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教师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结合问题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的提出创新性问题,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且实现课堂效果[3]。
三、结束语
总之,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学生首先对数学学科有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调用一切“手段”进而激发的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教师需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环节、创新的课堂问题等等,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迎难而上,不惧数学。
参考文献
[1]薛旭.丰富初中数学课堂 创新数学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20(79):71-72.
[2]杨发盛.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2020(32):162.
[3]孔维权.试析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才智,2020(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