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祝巍
[导读] 摘要:我国部分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由于系统布置不合理、环境变化及材质不足导致经常爆管,给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齐齐哈尔市排水管理处管道管理一所
        摘要:我国部分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由于系统布置不合理、环境变化及材质不足导致经常爆管,给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市政给排水管网运行的现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期对保障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市政;运行
        1 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运行现状及配置原理
        1.1 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网运行的现状
        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导致各种基础设施更新速度较快。给排水管网是城市市政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市、郊区迅速密集、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并未得到更新,至今还在使用20世纪或解放前的给排水管道,可想而知,使用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城市给排水管网的优化、更新显得十分必要。
        1.2 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
        城市市政管网的管道系统主要有三种:给排水、供气、供暖管道系统。其中,最主要的系统为给排水管网系统,它是一个输送水的系统,由多种管道、水塔、泵站、调节阀、调节池等各种构件组成。要想进一步降低管网投资和运行维护的成本,可以从给排水管网的配置优化做起,从而提升管网系统的安全性,减少能量消耗,推进新技术发展。
        2 当前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现状分析
        2.1 系统布置不合理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给排水管网的建设速度和密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新的给排水管网系统与原有的管网系统是否匹配,新系统的设计与配置是否能够配合使用等问题,成为我们亟需研究的新问题。
        (1)只注重城镇建筑物规划,而轻视市政工程管线规划,或忽视工程管线配套,而只专注于道路工程建设的现象会给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管理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例如造成规划与管理滞后等。
        (2)设计院在工程管线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般就是资料匮乏或缺少长远考虑,没有根据实际综合管线的情况来进行设计。演算中,往往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管道的容量、管径、坡度等来进行适度修改,设计出来的结果通常受相关人员的经验与能力影响。
        (3)对于设计方法,采用图集、传统计算等方式是很多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法,设计思路常常容易受历史习惯性思路影响,容易降低效率,更新优化的切入点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4)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容易出现水压不稳、导味、管道损坏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设计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功能上的优化。上面各种因素,使得排水系统看起来在布局和规划上都缺乏科学的依据,导致管线安装复杂、铺设冗余,最终造成给排水系统使用维护成本增高、管理难度大、事故影响范围大。
        2.2 环境变化及材质优化不足导致存在漏失现象
        基于城市建设的特殊性,目前的管网系统大多是在传统管网系统基础上更新、改造或扩建的。我国很多城市目前使用的主管网仍然是20世纪或解放前的给排水管道,所以很多管道必然出现老化、过期等问题,有些废弃管线、管线属设施等也没有好好的处理更换,最终导致供水管网漏失、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2.3 当前配置尚不能完全满足突发事件的要求
        给排水系统偶尔会出现爆管、污染、泄洪等始料未及的事故。
        爆管,通常在不了解地下管线的情况下就进行工程施工或道路碾压,极易造成给排水管的爆管,这种资料数据不全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爆管的机率。污染,南方由于雨水期较多,南方的水厂在排涝期间水源很容易被污染,水质超标现象在管网被污染的情况下比平常高出许多。

泄洪,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由于特殊天气引起,在降水量大的夏天,有些给排水系统不通畅导致街道大面积积水,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也是我国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3 进一步做好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思路
        3.1 优化给排水管线的布局
        为给排水管网系统科学地做好规划。给排水管道的安置不仅要按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条件,还要具体分析体系扩展、与原始管网体系的连接。有些给排水管道使用时间过长的城市,还需区分新、旧管网的编制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管网设计的要求较多,要综合了解给排水区域地形、调节池、水泵位置,还要注意河流、渠道及公路、地铁、铁路等其他市政设施的影响。尽量符合给排水水压、水量的条件,并兼顾管道施工、检修、维护的方便,务必使线路安全、高效,管网尽量布置成环状,枝、环结合。
        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纳入新的优化技术。根据管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等特点,再将经典算法与新型算法综合起来协助设计,经典代表理论分为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法等。根据城市功能升级合理布置给排水管网系统。对于一些特殊性情况项目的给排水管网系统布置,要特别注意,例如城市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及城市综合体等。
        3.2 现有管网的优化改造与新建系统的配套优化
        (1)修建老旧管网。明确旧城改造和给排水管网改造的重点方位,有方向的彻底搜查,将“明漏”与“暗漏”的地方加入改造范围。严查“暗漏”,严防“明漏”,用新管取代老旧、漏损严重的管道。
        (2)使用耐压性好、抗腐蚀性强的可靠管道。给排水管网系统的优化不仅包括材料的合格,也包括成本的优化。管材的可靠性能是给排水工程设计和运行的最基本要求。
        (3)根据管道环境的改变进行综合处理。管网上层覆盖的土层因市政道路或别的原因变薄,或者管道上方由原来的人行道、绿化改成了车行道,需根据现况另外计算管线的深度和管线的迁移,从而方便道路改造。
        3.3 提高给排水系统应急处理能力
        (1)提升实施监测,快速处理爆管的能力。管网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变化,且管网信息的准确性对整个市政管网的防护有重要意义。主管部门应该提高管网信息更新的重视力度,加大投入,运用信息化技术,缩短对信息的更新及快速处理的过程,为管网防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打下基础。另外,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流量监控方面的运用,确保爆管发生之后,排水监控管理系统下的各级子系统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将变化参数反馈至抢修中心,为后续的处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依据本地气象趋势,测算出合理的降水量。测算出合理的降水量,对于市政雨污分流工作的有效展开有重要意义。因此,排水管道、出水口及泵站的标准系数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市政管网排水能力及经济因素,更应该动态监测及测算在最新气象趋势背景下降水量的波动。
        (3)制定管网污染防范策略。城市管道淤积以及渗透泄漏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行产生诸多不便,甚至会引发重大污染事故。因此,市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制定管网污染防范策略,对城市重点地段架设监测系统,以实时、准确地监测城市污水管道负荷。另外,还应该对给水系统设计备用取水口,应急水源等,以保证整个城市的给水系统能正常工作。
        4 结语
        优化配置及管理城市给排水管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筑给排水系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保证给排水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为了实现投资收益率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目标,市政给排水系统不仅要在管网的规划及设计阶段对方案进行反复优化,而且还应该在各种情况的紧急处理、升级维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及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杰,熊必永,杨宏,等.污水深度处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给水排水,2003.
        [2]侯育红.城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究[J].山西建筑,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