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课岗融合初探——以威海职业学院旅游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文洁
[导读]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产教融合不断提出新要求,威海职业学院总结“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进行的特色“双元制”——课岗融合的尝试与探索,系统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管理人才。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省  264210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产教融合不断提出新要求,威海职业学院总结“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进行的特色“双元制”——课岗融合的尝试与探索,系统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管理人才。
        关键词:双元制;课岗融合
        一、构建“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近年来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和院校借鉴或采用,涌现出诸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典型方式之一,国家也给予了推动与支持。
        (一)中国特色“双元制”逐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的保障,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社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国家注重职业教育发展,推行多项方针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向着产教深度融合方向发展。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做出具体要求;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提出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工作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步发展。
        中国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虽有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对问题,其中包括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力度不够、课程考核标准与岗位评价标准的对接等问题。为此,需要结合企业、职业教育特点,对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现有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情况,推动中国特色“双元制”模式走向成熟。同时,探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用于高校中外合作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培养。
        (二)威海职业学院“双元制”探索
        近几年,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化教学、生产性实训等词语成为职业类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将学生培养毕业即上岗的能力,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无缝衔接,成为职业学院关注的重点。威海职业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各专业的管理型人才,从而提出了“课岗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经贸学院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相继实施。通过引企入校、创建校办企业的方式,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置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让低年级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岗位实践学习经验,而不是模拟的岗位实践经验。
        (三)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的现状
        目前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已经开展了两年,依托校内对外营业的松海大酒店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教师方面。专业教师担任酒店的部门经理或主管,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实训课程、活动接待等方面的指导,参与到酒店的各项接待活动,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2.学生方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调整了课程内容和时间,每一个月安排一个班级的学生到酒店进行轮岗实训,参与到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基本能够掌握所在岗位的技能,职业能力在实践工作中有了一定的提升。
        3.课程方面。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课程,基本能够满足专业岗位基础岗位的需求,除了基础课程、岗位必备课程外,管理学基础、饭店营销、饭店英语、饭店财务等课程都有开设,给予了学生饭店所涉及的大部分管理岗位的理论基础。主要授课方式为,课堂学习与岗位实战交替进行,可以说是另一种的工学交替的模式。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部分事件的处理能力有所提升。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存在的问题
        无论从教师、学生还是课程方面课岗融合的现状来看,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离真正的课岗融合差距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以下问题。
        1.教师方面。专业全体教师不能作为酒店的实际经营者参与到酒店的年度计划、方案,酒店发展方向制定等酒店营运的整个过程中,无法真正实现教师到企业人的转变。
        2.学生方面。可以说酒店管理专业所有在酒店实训学生无论是大一、大二还是个别在顶岗实习阶段仍然留在酒店的毕业生,承担的基本是酒店初级岗位的工作。大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也未参与到酒店整体经营方向和经营内容的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对于酒店的总体运营缺乏宏观方面的认识。


        3.企业方面。酒店还未行程自身的企业文化,学生缺少企业文化的认知。
        4.课程方面。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的时间安排和衔接并不顺畅,给予学生的实践主要在于服务的技能方面,前厅、餐厅、客房,而对于饭店营销、饭店财务、人力资源、活动策划、方案撰写方面的实训比较缺乏,另学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同时让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服务上。
        三、可借鉴的课岗融合的方式
        目前中外各院校、企业有不同形式的相对成熟的“双元制”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如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特色的引企入校等,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双元制”的了解,发现了一些可以借鉴的课岗融合方式。
        1.教师、学生即企业管理者、员工模式。威海职业学院连锁经营专业的建立了校内超市,教师作为超市各部门的管理者,带领学生完成整个超市的运营,并由高年级工匠班学生作为领班类管理者,带领该部门或者小组低年级学生参与到超市的整个运营过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超市运行的整个过程,可以对一个商品采购前、中、后的所涉及的完整过程的内容进行操作和实践。
        2.带着问题去学习。比如省内某高职院校的一个校企合作专业,学生作为员工参与到工作室的每个项目中,形成了老带新的良性循环。专业根据学生作为一个员工的需求,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安排,工作进行到了哪一个阶段,开展哪一个阶段的课程。整个专业工作室教师自主开发了14门专业核心课程与工作室的运营进行搭配。学生接触到项目、岗位后,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然后老师再统一讲解,加深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
        3.学生即是员工又是客人。比如新西兰某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学生就在校内实训酒店居住,每天部分学生担任酒店员工、管理者,其他学生作为酒店的客人,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和互换,进行各岗位的实训和实操学习。
        四、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的几点建议
        基于对于职业类院校课岗融合、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课岗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升。
        1.完善酒店的组织架构,实现专业教师、学生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真正成为酒店整体组织架构的支撑,真正成为企业人,酒店的实际运行完全交给整个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教师和学生讨论完成酒店年度工作方案、岗位职责、考核细则与标准、活动宣传与策划、项目的开发与营销,并按照企业模式为学生设置领班岗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竞争上岗,同时开设人资部对所有学生进行工作考核。师生真正参与到酒店的整个运营过程中。
        2.酒店即是课堂、宿舍,学生即是管理者、员工又是客人。对学生进行小班教学,采用1+1或者0.5+0.5的课堂安排模式,上课组的学生作为客人,而实训组的学生作为员工。同时采用老带新的模式,设置班组组长、领班等岗位,锻炼高年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分担老师指导压力;也可以引进现代学徒制模式,高年级学生作为师傅、低年级学生作为徒弟,在学生的领导下实现酒店各部门、各项工作的平稳运行。
        3.进行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的改革。按照酒店员工的成长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并组织教师团队开发对应的校本教材。同时根据课程需求调整授课时长,尽量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训的无缝衔接与转换。让学生学到哪里、练习到哪里。
        4.打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酒店行业先进企业文化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打造酒店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职业自豪感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传帮带的作用
        5.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要想课岗深度融合,需要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应该将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从其他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和酒店的运行工作中。需要继续做好相应的教师双岗双薪标准建设、建立学生考核及补助制度建设。旅游学院也需要做好专业教师课题及项目立项方面的指导,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制定课岗深度融合标准和进度表,并根据完成情况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将课岗融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学徒制人才培养相衔接,可以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易于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周欣 苏炜 夏雯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4).
        [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朱露.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3]“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应用[J]. 衣彦威 兰倩.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