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睿冠电能热力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1
摘要:在中国经济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顺应这一趋势,人们的住房需求持续增长,这也为城市供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城市集中供热行业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城市建筑的能量消耗,并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中国建筑的能量消耗将占全国能耗的三分之一。因此,当前国家节能环保工作包括对城市集中供热和节能过程进行控制,本文也对城市地区集中供暖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实现城市集中供热和节能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暖;节能技术;途径
1城市集中供暖的相关概述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地发展,集中采暖供热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中,集中采暖供热系统的很多的环节也在日益完善,如:换热站、一次输送管网、二次输送管网等。同时在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城市集中供暖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同时降低消耗量,提高集中供暖效率。关于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和节能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在计划阶段进行检查,在每个供热阶段的计划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国家标准来计划供热点和铺设管道的位置。同时可以根据集中供热城市的当地条件(例如温度和地理条件)灵活地设计和处理供热项目的系统建设。优化城市的集中供热节能系统,促进节能减排的应用效果。
2城市集中供暖中技能技术的应用途径分析
2.1换热站节能
换热站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在供热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换热站主要是用于连接一次网与二次网,由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以及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一次网供水将热源通过高温管网进入换热站的换热器中,热交换后通过高温管网送回电厂;二次网供水经过换热器加热后通过管网送至热用户家中,温度降低后送回换热站。一次网供水与一次网回水的温度差所产生的热量交换给二次网供水,二次网供水与二次网回水的温度差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热用户。所以在换热站中换热器是核心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例如循环水泵的选择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标准的循环水泵。一般情况下,在热负荷和水温保持恒定不变的状况下,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流量保持不变。所以如果选择流量过大的循环水泵会对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此外,在实际的换热站建设中循环泵至少要配备2台,以防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2太阳能辅助加热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辅助加热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辅助供热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的利用。通过相关的设备实现太阳能辅助加热的处理,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自动化与可靠性。除此之外,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环境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可以确保节能与经济的目标。同时,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资金投入比较少,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但是这一项技术需要充分的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建设对应的加工处理设备,满足地区的太阳能处理需求。
2.3热网节能技术的应用
热网节能技术在加热技术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加热节能技术的应用核心就是对系统的设计,只有保证设计的合理性才可以实现热网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形地貌、环境温度与地质地理条件等等,会给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对前期设计的重视。
3应对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措施
3.1提高保温、管网输送效率
通常情况下,外部管道网络的运输热效率应超过90%。这一过程的有效落实涉及到设计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高质量的绝缘和节能材料,同时加强维护和管理,以避免诸如损坏和水浸之类的问题。为了提高热量的有效供给和管道网络的传输效率,必须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1)为埋入地下水的热网络的主管道和副管道铺设和装备外部管道网络时,可能会发生泄漏。可以使用泡沫橡胶作为处理的密封材料,以使地下水不会渗入较小的内部汲水管或壳体壁。此外,还可以对加热网络中所有开放式补偿器芯进行隔热。2)为了提高通过管网的热量节省和运输效率,还必须确定热管网的绝热层的厚度。确定厚度时,必须遵守国家标准“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指南”中的厚度,并确定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3)供暖管网系统。在对供暖管网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上的集中供冷供热的措施都是外网供热法,采用外网内热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就是很容易造成热量的缺失,从而间接的造成能源的消耗。对此在对其进行节能优化处理时,首要任务便是对热损失现象进行处理,从而起到减少能耗的作用。在实际处理过程中:①做好管网结构的保温工作,选择热导性较差的管道作为供热敷设管道,并且在外围敷设保温层,减少供暖管网在应用过程中的热量损耗。②减少接头的使用数量,部分热能损耗也是通过管道泄漏的方式对外流失,这些位置大多集中在接头位置,因此在管网系统敷设过程中应减少此类结果的使用,增加管道的长度。③好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减少管道渗漏导致的热能损耗。4)供暖分户计量。目前进行集中供暖设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此类地区的冬季比较寒冷,需要对其做好相应处理。以往北方地区供暖方式比较分散,很难对其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也增加了系统节能管理的应用难度。在集中供暖管理模式下,还需要做好分户计量工作,将以往的系统连接方式,调整为区域为单位的供暖模式,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水暖供应模式进行调整,将其调整为调节式供暖器应用方式,对于部分地区也可以选择优化资源选择方式,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新的产热能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本身的节能性。
3.2合理设计,引进先进技术
关于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和节能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在计划阶段进行检查:在每个供热阶段的计划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基本计划思想来计划供热点和铺设管道的位置。可以根据城市的当地条件(例如温度和地理条件)灵活地设计和处理供热项目的系统建设。为了提高整体性能,开发团队之间需要充分沟通并相互沟通以改善协作。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我们必须做好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的工作,并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同时,有必要促进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以通过合理的节能技术应用来改进供暖工作的节能降耗效果。
3.3对供暖热负荷指标进行合理选择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通常需要正确评估建筑物的热负荷。在计算单个建筑物的热负荷时,可以使用公式Q=qF×A。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供暖的热负荷指数,室内和室外供暖的估计温度以及建筑物的高度。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供暖系统的供热效果,因而相关人员有必要根据已建成房屋的测量数据来建设供暖系统的设施。
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就需要确保供暖系统的稳定与高效。在城市的集中供暖系统中技能技术的使用是未来集中供暖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需要合理的选择供热方案以及供热材料,减少材料能量转化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可以保证我国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和谐发展。节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节能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能源的浪费,保证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还要选择合理的节能技术,促进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朱光伟,魏思楠.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J].居舍,2019(34):38.
[2]尹富强.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0):183-184.
[3]谷志涛.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J].居舍,201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