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思路构建 周贵伟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周贵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优质的生活,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44162319840602XXXX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优质的生活,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技术与新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现状、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新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思路
        1 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筑物拔地而起,高层建筑及超限高层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建筑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各类建筑争相发展的大局面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建筑企业中,尝试着将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技术应用现状来看,单一性的新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在工程实践之中,但是从整体来说,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功能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而新技术的出现与推广,使施工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新材料的大力使用压缩了工程成本,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使得安全可靠性得到了保障。从目前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来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向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前进,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2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2.1 深基坑支护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发展,深基坑施工也向大深度、大广度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科学地采用深基坑技术,应充分明确技术规范及技术要求,以此更好地提升这项技术的应用成效。
        一方面,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体系,以此更好地保障这项技术得到充分全面应用。另一方面,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明确科学的技术规范,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做好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此更好地提升该技术的应用质量。高层建筑是城市主要象征,鉴于城市地下结构以及管道的复杂性,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明确地下结构,尽可能减少深基坑支护技术对地下结构的破坏。再次,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控制也属于基坑支护的一部分。
        因此,必须合理运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对于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明确地基的类型及结构,把握地基的水位等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更好地提升技术应用成效。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裂缝,极易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也影响其安全性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技术条件予以规范和控制,以此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应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管控施工流程及施工标准,同时充分明确施工设备量及实际劳动力,避免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要保障浇筑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要做好模板的优化处理,采用科学的模板施工技术,避免在浇筑环节出现模板偏差或模板偏移等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浇筑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为更好地提升浇筑质量及浇筑成效,有必要全方位提升浇筑人员的技术素养,充分夯实浇筑人员的技术基础。


        2.3防水施工技术
        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科学选择新型的防水材料。传统的防水材料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渗漏问题。为此,在防水处理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防水材料,更好地提升防水抗渗效果。特别是在屋面防水的过程中,应精细比不同的防水材料,积极利用效果优良、防水优良的新型防水材料。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可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抹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防渗能力,同时整体施工效率较快,无需较长的施工周期,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防渗效果。
        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墙防水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外墙防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防水能力。因此,在外墙施工过程中,同样应运用科学的防水技术。比如在外墙施工过程中,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墙。在实践过程中,应严格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制订科学的施工技术流程,不断提升施工水平及施工成效。在实践过程中,应在2种材料的界面之间挂钢丝网,然后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进行抹灰,对基面的处理应在固定钢丝网之后进行。
        3 建筑工程施工新材料的应用
        3.1 节能墙体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墙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施工材料利用较多的环节。为整体提升建筑墙体的节能环保成效,更好地提升建筑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应积极利用新型的节能墙体材料。现阶段,市面上存在着较多的墙体材料,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科学优化及精准调控。在节能墙体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本地实际条件,特别要充分考量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等,以此充分明确节能材料的利用。比如在建筑墙体节能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应科学运用保温效果好、隔热效果优、防水效果好的新型技能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等。这种类型的材料,既能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同时也能减小墙体结构的实际荷载,有效减小建筑物的整体承重。
        3.2 节能门窗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门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施工耗材比较严重的施工区域。为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益,提升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水平,应科学选择利用新型节能门窗材料。在门窗材料的选择运用过程中,要保证门窗材料的整体密封性,减少室内外空气以及温度的交换,同时还应充分保障其保温隔热效果。现阶段断桥门窗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体,这样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室内的保温隔热效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节能门窗材料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条件及设计方案,精准高效地选择应用。
        3.3 屋顶节能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屋顶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有效防护,能充分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科学选择屋顶材料,尽可能提升屋顶材料的节能环保效果。屋顶材料的选择较为严格,应结合不同季节的天气状况进行全面防范。如在寒冷的冬季,屋顶材料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避免屋内热量的流失。夏季雨水天气较多,屋顶材料应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在屋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既要考虑其节能环保成效,又要充分考量其性价比。在实践过程中,挤塑型聚苯板(XPX)保温屋面是常见的选择。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需要建筑企业不断地完善技术管理,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
        参考文献:
        [1]王勇跃.建筑项目施工中新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水泥,2020(03):187.
        [2]盛文剑,杨洁.互联网时代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06):257-258.
        [3]曾鸿波.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J].居舍,2020(06):30+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