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垦连云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配筋砌体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配筋砌体因为其保温、抗震和稳固等特点能够很好的调节建筑物整体的温度,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抗震性能,还能起到防雨功能,因此所以这项技术需要对其投入很大关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配筋砌体;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之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工程师们都为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钢筋砌体的施工比较繁杂,需要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施工人员经营,因此施工人员不断要求专业技术、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时处理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面临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建筑物才能在规定交付期限内保证和完成质量。
一、建筑工程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准备
建筑工程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准备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下面从施工材料准备、材料运输和布置、砂浆准备工作、施工工艺选择等方面开始,对于建筑工程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准备进行了分析。
1.1施工材料准备
建筑工程配筋砌体工程的进行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众所周知,配筋砌体工程所需的材料必须具备相应的产品资格证,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证材料的养护龄期能够在30天以上。第二,施工材料准备的关键在于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制作出防腐的水泥。在这一过程中砌筑砂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标号往往也是根据砂浆强度等级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施工材料准备还需要在遵循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合使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者应确保施工材料不含杂物,施工材料的泥浆含量也在5%以下,为建设工程的强度提供坚实保障。
1.2材料运输和放置
建筑工程配筋砌体施工还需要材料运输和放置的有效支持。施工人员在材料运输和布置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施工材料被严重的雨水淋湿。例如,施工者可以采取运输材料的分规格、分等级运输与堆放。在这一过程中堆垛上应设标志并且在堆放场地的周围要挖排水沟,而且堆放的地面也需要使用木方和木板垫起,最终能够全面的达到防止雨水浸泡的效果。第二,施工人员在材料运输和布置过程中,必须确保砌块的堆叠高度不超过1.5米,并在堆叠之间保持适当的通道。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材料运输和布置过程中,应使用塔吊笼搬运砌块,在现场材料的分类和堆放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标记。
1.3砂浆制备工作
建筑工程加固的砖石工程的关键在于砂浆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在砂浆准备工作过程中,应优先采用粘性高、流动性低的砌块砌体专用砂浆。第二,施工人员在砂浆准备过程中,必须确认水泥砂浆的密度是否足够,然后在砌筑前出现泌水时重新拌和后再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于专用砌筑砂浆的原材料采用质量计算,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计量计算方法,并且做好相应的计算精度控制工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砂浆准备过程中,在满足浓度和分层度的同时,要灵活地减少混合料的使用量,考虑到含沙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砂浆的整体质量。
1.4选择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配筋砖施工应由施工人员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抄平放线、立皮数杆、砌筑墙体清扫孔块、放置水平钢筋等施工工艺流程。第二,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应确保芯棒混凝土的倒塌度控制在25cm以下,在牙齿过程中,每隔35cm进行振动,从而能够为之后的建筑工程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分析
配筋砌体是由钢筋构成的砌体用作建筑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加强筋砌体包括网格钢筋柱、水平钢筋砖墙、砖和钢筋混凝土饰面或钢筋砂浆饰面组合砖石柱、砖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组合墙和钢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2.1配筋砌体的构造要求
加固砖的基本结构与砖砖几乎相同,但在其他构造方面也存在差异。
对于砖柱(墙)网状配筋的构造,砖柱(墙)网状配筋,在砖柱(墙)的水平灰色接缝处包含钢筋网片。钢筋的顶部和底部保护层厚度必须至少为2mm。
使用的砖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MU10,砂浆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M7.5,使用钢筋网时,钢筋直径应为3-4mm。采用连弯网片时,钢筋直径不应大于8mm,且网的钢筋方向应互相垂直,沿砌体高度方向交错设置。钢筋网中的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小于30mm钢筋网片竖向间距,不能大于5块砖,不能大于400mm。
对于组合砖砌体的构造,组合砖砌体是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有组合砖柱、组合砖壁柱和组合砖墙等。组合砖构件的结构如下:饰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饰面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砖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砂浆饰面厚度为30至45mm,饰面厚度大于45mm,则相应的饰面应为混凝土。
对于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组合墙,组合墙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为MU7.5以上的普通钻孔砖和强度等级为M5以上的砂浆砌筑。结构柱荷载面的大小不能小于该面积,厚度也不能小于墙厚度。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组合砖墙的施工程序应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
对于钢筋砌块砌体施工要求,砌块强度等级应等于或大于MU10。砌筑砂浆不应低于Mb7.5,灌孔混凝土不应低于CD20.配筋砌块砌体柱边长不宜小于400mm,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厚度连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
2.2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
配筋砌体弹线、找平、排砖撂底、墙体盘角、选砖、立皮数杆、挂线、留楼等施工方法与普通砖墙砌筑的要求相同,不同点在砌砖与浇构造柱方面,下面对其不同点做一下分析。
对于砌砖及放置水平钢筋情况,砌砖宜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水平灰缝厚度和坚直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砖墙(柱)的砌筑应达到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饱满,横平竖直的要求。皮数杆上要标明钢筋网片、箍筋或拉结筋的位置,钢筋安装完毕,并经隐蔽工程验收后方可上层砌砖,同时要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保护层。
砂浆(混凝土)饰面施工,组合砖砌体面层施工前,应清除面层底部的杂物,并浇水湿润砖砌体表面。砂浆面层施工从下而上分层施工,一般应两次涂抹,第一次是刮底,使受力钢筋与砖砌体有一定保护层;第二次是抹面,使面层表面平整。混凝土面层施工应支设模板,每次支设高度一般为50-60cm,并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才能拆除模板。
关于结构柱的构造。结构柱垂直力钢筋、基础梁上的楼板锚定、固定长度必须至少为垂直钢筋直径的35倍,并确保位置正确。受力钢筋长度长,可使用捆绑式连接件,搭接长度如上,捆绑式连接中的箍筋间距不得超过200mm。楼板上下500mm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应为100mm。砖砌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楼,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直径6mm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之前,必须将砖墙和模板浇水湿润(若为钢模板,不浇水,需刷隔离剂),并将模板内落地灰、砖碴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浇结构柱混凝土之前,要湿润砖墙和模板,浇混凝土可以逐段施工,每段高度不能大于2米,或者每层浇两次水,应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
三、结语
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应用应在遵守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施工人员在堆积各层的第一个砌块时,必须把砌块底部打扫干净,质量合格,才能进行砌石工作,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最终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整体强度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嘉欢.浅谈砌体结构历史、现状及前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2):134-137.
[2]杨廷玉,李化明,孟祥华,陈洋,杨金胜.谈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7,43(26):100-101.
[3]孙绪杰,王凤来.百米高配筋砌块建筑的工程实践[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7,31(01):36-43.
[4]许卫国.建筑工程配筋砌体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87.
[5]张孝存,王凤来.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应用优势探讨[C]..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第48卷增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2015: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