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思路构建 吴术民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吴术民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范围日益扩大。
        身份证:13262619791011XXXX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范围日益扩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新技术、新材料的科学应用,不仅能最大限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同时也能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思路
        1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优势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应用新材料,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整体优化施工安全。一方面,科学利用新技术,能优化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是保障建筑工程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积极采用新技术,能有效规避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施工隐患,同时还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利用科学的新材料,可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环保效益,尤其是一些节能环保材料的利用,更能极大提升建筑工程的环保效益。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科学应用,还能在最大限度上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建筑工程尽早投入使用。
        2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2.1  深基坑支护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和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可用地面积日益减少,高层建筑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选择。高层建筑楼层高,建筑结构复杂,对基底的要求也较高。为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应积极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基坑支护施工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的施工。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主要有: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地下连续墙支护,地下连续墙 + 支撑;水泥土挡墙;钢板桩支护;土钉墙(喷锚支护);逆作拱墙;放坡;基坑内支撑等。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发展,深基坑施工也向大深度、大广度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科学地采用深基坑技术,应充分明确技术规范及技术要求,以此更好地提升这项技术的应用成效。一方面,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体系,以此更好地保障这项技术得到充分全面应用。另一方面,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明确科学的技术规范,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做好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此更好地提升该技术的应用质量。高层建筑是城市主要象征,鉴于城市地下结构以及管道的复杂性,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明确地下结构,尽可能减少深基坑支护技术对地下结构的破坏。再次,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控制也属于基坑支护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合理运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对于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明确地基的类型及结构,把握地基的水位等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更好地提升技术应用成效。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采用新型的施工技术,能提升施工成效,优化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类型。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在整体上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夯性。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裂缝,极易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也影响其安全性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技术条件予以规范和控制,以此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应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管控施工流程及施工标准,同时充分明确施工设备量及实际劳动力,避免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要保障浇筑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要做好模板的优化处理,采用科学的模板施工技术,避免在浇筑环节出现模板偏差或模板偏移等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浇筑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为更好地提升浇筑质量及浇筑成效,有必要全方位提升浇筑人员的技术素养,充分夯实浇筑人员的技术基础。
        3  建筑工程施工新材料的应用
        3.1  节能墙体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墙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施工材料利用较多的环节。为整体提升建筑墙体的节能环保成效,更好地提升建筑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应积极利用新型的节能墙体材料。现阶段,市面上存在着较多的墙体材料,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科学优化及精准调控。在节能墙体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本地实际条件,特别要充分考量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等,以此充分明确节能材料的利用。比如在建筑墙体节能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应科学运用保温效果好、隔热效果优、防水效果好的新型技能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等。这种类型的材料,既能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同时也能减小墙体结构的实际荷载,有效减小建筑物的整体承重。
        3.2  节能门窗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门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施工耗材比较严重的施工区域。为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益,提升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水平,应科学选择利用新型节能门窗材料。在门窗材料的选择运用过程中,要保证门窗材料的整体密封性,减少室内外空气以及温度的交换,同时还应充分保障其保温隔热效果。现阶段断桥门窗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体,这样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室内的保温隔热效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节能门窗材料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条件及设计方案,精准高效地选择应用。
        3.3  屋顶节能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屋顶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有效防护,能充分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科学选择屋顶材料,尽可能提升屋顶材料的节能环保效果。屋顶材料的选择较为严格,应结合不同季节的天气状况进行全面防范。如在寒冷的冬季,屋顶材料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避免屋内热量的流失。夏季雨水天气较多,屋顶材料应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在屋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既要考虑其节能环保成效,又要充分考量其性价比。在实践过程中,挤塑型聚苯板(XPX)保温屋面是常见的选择。
        4  结论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为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应科学全面采用新型的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同时还应严格选用节能环保材料,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阳,郭新胜 . 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175–176.
        [2]  王志渊 . 建筑施工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9):126–127.
        [3]  薛靖 . 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112–114.
        [4]  向湘军,王杰超 . 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其措施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9(9):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