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乐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沙头镇中心幼儿园
内容摘要:阅读区,是给孩子们提供阅环境的重要区域,在区域中我们要求幼儿安静、自主的对图书进行有效阅读。我们经常会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书架上摆着许多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智力书等,这样的布置通常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教师很快会发现,幼儿到阅读区去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无奈地看到这个漂亮的角落变得冷冷清清而没有幼儿光顾。阅读区到底应该怎样布置,投放怎样的材料,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如何让幼儿对阅读活动感兴趣?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 阅读区域 创设策略
一、阅读区缺什么——对阅读区创设现状的问题分析
(一)、缺少多样化的阅读形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在班级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我们给每个区域都制定了不同的要求。而在阅读区中我们则是让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在区域内坐着阅读,阅读时希望他们能达到安静阅读的效果。在某些方面的确限制了幼儿的一个自由发展空间,所以在阅读区中很少看到孩子们的一些互动,特别在言语的交流中,除了最初进入区域中的十几分钟的讲述故事过程,十几分钟的热度过去以后,就剩下幼儿抛掉角色,聊一些跟区域无关的事情了。
(二)、缺少个性化的阅读材料
阅读区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需要相适应的阅读材料,让幼儿通过材料引发其兴趣从而不断的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区域活动开始时,其他区域会结合主题背景都有不同的东西在更新。如美工区有手工、绘画等;科学区有操作性的材料以及记录本……而在阅读区中,最普遍的材料提供就是图书。这些图书中,读过的,孩子们在几次下来之后也就失去了之前的热度,没有读过的,孩子们又看不懂。作为孩子,拿着一本看不懂的图书还要在老师的要求下认真的阅读是有些不可能的,因为这些陌生的图书实在是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三)、缺少活动性的阅读内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开展的区角活动中总是“繁华”不过15分钟,那么究竟是什么情况让阅读区如此的“萧条”呢?我曾经一连好几天都有意识的重点观察阅读区,我发现区角开始的最初几分钟里,小朋友们拿到自己喜欢的绘本,一页一页快速的翻阅着,如果老师走过他们身旁,他们立刻就会显得非常认真的欣赏着,而看图讲述故事的那边则会快速的讲完故事之后立马就跟旁边的同伴聊起天来。如果老师问:“怎么聊起来了?”小朋友就会回答:“我们已经讲好了。”
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与探讨,我们发觉这种现象主要是我们给幼儿提供的只有阅读图书这样一个单一的活动内容,所以幼儿很迅速地浏览过后就对阅读区很自然的失去了兴趣。
二、阅读区补什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跟进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地阅读形式,让幼儿“悦读”
现在的教育则主张幼儿能在轻松的氛围、自主的意愿进行活动,作为引导者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幼儿能够在自由的氛围和宽松的活动气氛中进行阅读呢?
要想让孩子拿着一本书安静的阅读几十分钟时比较困难的,我们要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抓住这点,让他们在阅读的这几十分钟里像别的区域中的幼儿一样“有事可做”。而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在绘画的水平上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提高,所以我们在阅读区中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本专门用来绘画故事的绘画本,封面就是“我的绘本故事”,然后就像美工区一样,提供了各种绘画工具,让幼儿将他刚才看的绘本故事利用绘画的形式画下来,或者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能利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放置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使幼儿“乐读”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我们首先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求,有了兴趣才能使他们产生求知欲,对阅读也能产生学习方面的动机。如:有一次在上语言课的时候,我们准备了自制的绘本大图书,在操作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让幼儿欣赏到了不一样的精彩故事,从而整个活动的效果明显的比出示PPT要好的多,活动过后,还有的幼儿特意来观察这本大绘本是怎么做成的。看到幼儿对这种自制的绘本故事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及时的收集了一些KT板边角料以及绘画纸、各种绘画工具,然后利用了课余时间一起制作了绘本故事书投放在阅读区中。
(三)设计活动性的阅读内容,让幼儿“玩中读”
在开展阅读角活动时,幼儿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绘本进行阅读。在幼儿的潜意识里,他们对接触过的东西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利用这一点,在投放阅读区的书籍中,我们投放了幼儿耳熟能详的绘本以及一些相关图片、手偶等,在快速的浏览了绘本以后,然后让进入阅读区的几名幼儿自行分配绘本故事中的角色,边讲边表演故事,教师适时的进行指导。另外,我们还将幼儿感兴趣的一些绘本在集体阅读之后悬挂在阅读区边上的窗户栏杆上,幼儿每次阅读之后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
而那些幼儿不熟悉、没接触过的绘本,我们也通过讲故事比赛的形式让幼儿大胆的看图讲故事。我们制作了一个“小小故事箱”和色子,在故事箱里面投放一些幼儿平时没阅读过的绘本,让幼儿扔色子决定先后然后从故事箱里面抽取一本绘本进行讲述,其他幼儿就做小听众以及评委,最后对进行讲故事比赛的几名幼儿进行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表达能力好的胜出。在这方面,我们也投放了奖励制度,提供幼儿感兴趣的折纸星星、贴纸等,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奖励,还会根据主题的变化来更新其他一些材料,让幼儿在阅读区中的活动变得更精彩一些、更快乐一些。
总之,阅读也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而这其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之外,还要有心的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和幼儿一样,需要不断的思考、实践的。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周兢. 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3]戴汝潜. 汉字教与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4](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棱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 年1月
[5]日本七天真.0岁教育的奥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7]《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学前教育》
[8]《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
[9]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林剑萍《幼儿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