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淡云
火田镇菜埔小学,福建 漳州 363300
摘要: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也面临着改革,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如何在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查阅许多的文献书籍,充分了解到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并且提出了一些关于基于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的建议。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对我国的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研究
引言:现在,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展更加迅速,这从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进步,对于我国的文化教育来说,教师不再单单只是注重知识的培养,核心素养已经变成了教育界中的焦点话题,成为了业内的专家学者探究的新的课题。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使得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开始和积累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小学英语阅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核心素养不但可以使得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能够使得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得到培养,让小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学习英语阅读的方法。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了解到英语阅读所存在的魅力。因此,对小学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相关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学生自身的英语阅读素养得到提高
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英语阅读核心素养是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阅读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计算、归纳等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思维创新的能力,对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英语阅读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阅读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英语阅读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生活的内容变成抽象的形式。不难发现,小学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个性化。
(二)小学教育理念与目标得到体现
现在,由于社会不断的发生改变,很多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知识,还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英语阅读发展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阅读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将核心素养有机的结合进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一)构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新课改在英语阅读素养教学中提倡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教育理念。它是通过学习小组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的,通过团体的成绩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利用对学生们学习期间的参与程度,去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自主的去参与学习,同样也让所有的同学都可以主动的发言。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团体中来,养成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而在当下大部分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迫于应试教育的教学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多为知识的接受者,缺乏自我学习和反思的能力,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对此,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是协助合作的策略。在合作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理解小组其他成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然后掌握从多个角度查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What's the matter”一课时,设计如下环节,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提供绷带,教师设定如下情境:Put the bandage on the part of a student's body and ask: What's matter?“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学生有很强演欲望强,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扩大参与而,使更多的学生用英语讲话,老师也能在一旁给予指导,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收获到学习的快乐,并发现自身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二)设计情景的教学方式
有效的教育发展需要特定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是顺利开展英语阅读教育的重要保证,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知识的实用性较强,但目前许多教师不愿意将英语阅读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上,他们只是片面地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导致了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对于这种现象,建议教师把生活和英语阅读知识结合起来。如果学生能把生活和英语阅读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英语阅读知识,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更积极地去思考。
(三)渗透解析的教学方式
根据教育发展研究,英语阅读问题作为英语阅读学科的有机总结,是实现教师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实践主体。解决学生英语阅读问题的目的是利用英语阅读问题作为一个平台,实现英语阅读解题的方法,有效提高分析技能。最终,通过英语阅读问题,学生们能够实现发散创新思维的目的。小学生通过英语阅读问题的解决和训练,或多或少地渗透到问题的解决、思想和策略的分析,并通过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案例来实现英语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与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对英语阅读问题的解释中,教师应该渗透并将英语阅读问题解决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想融入到英语阅读问题中,并逐步引导他们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从浅薄到深度,从表面到里面”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初步思路,从而实现了思维创新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思维导图运用的教学方式
思维导图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学生将所读的故事文本立体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故事内容一下子清晰化和图片化。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增加思维导图使用的频率,让学生熟练掌握这种工具。不仅在英语阅读课中使用思维导图,还在平时的常态对话课中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工具的整理和再现功能。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也要常常利用思维导图整合文章的大意,乃至利用思维导图指导自己的生活。让导图的理解和运用无处不在,持续有效。其次,要聚焦思维导图的作用上,而不是形式和外观上。不要因为追求外观的过度“奢华”,而导致舍本逐末。最后,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此外,思维导图可以用来进行信息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3 Our animals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准确地将a dog与a rabbit进行异同点的分析,图中两个圆圈的交汇处是a dog与a rabbit的共同点,两边则为不同点,通过图片将二者的异同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记忆。另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思维导图是他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工具,帮助他们短时高效理解文本,享受文本带来的乐趣。
结语: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核心素养,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教学的痼疾。教师通过英语阅读表现以及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更加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英语阅读学科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桂花.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20(03):90.
[2]周金先.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3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