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中地理解题能力培养,提升综合题解题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邓超
[导读] 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解题能力培养,注重以综合题解题教学为例,从而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邓超
        四川省射洪市金华中学 四川省射洪市 629200
        摘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地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从而强化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促进高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解题能力培养,注重以综合题解题教学为例,从而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解题能力;综合题

        前言:在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改革背景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注重对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把握,注重对高中生综合地理能力进行培养,使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同时,联系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来看,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了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地分析及思考,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进行发展,从而开拓高中生地理思维事业,提升地理思维能力,促进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发展。

一、把握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做好综合题解题分析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学生地理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要注重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地理综合题解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高中生在地理解题过程中,强化地理思维能力,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结合高中生做地理题的情况来看,一些高中生对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找不到解题的关键点,在遇到陌生、复杂的综合习题时,出现思路错乱、不能够理清头绪的问题[1]。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注重把握高中生主体地位,引导初中生做好问题的分析,并寻找解题的切入点,使高中生掌握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以提升解题效率,有效地培养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
        例如,针对于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问题解答时,联系我国地理特点,高中生在做地理综合题的时候,需要对农业区位因素这一问题进行把握。结合地理农业区位综合题解答时,由于题目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学生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这可能导致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时遇到较大的困难。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把握高中生地理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高中生围绕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综合题的思考。其中,自然因素方面,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进行考虑;人文地理因素方面,则注重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考虑。通过突出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高中生对综合题解析的关键点进行把握,使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及应用,以提升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有效地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
二、把握综合题解题方法,强化学生解题能力
        基于高中地理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要注重引导高中生掌握地理解题的方法,使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综合题解题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3]。在高中地理解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不同类型的地理综合题做好针对性把握,引导高中生掌握综合题解题方法,使高中生把握地理综合体的解题规律,开拓高中生的思维视野,使高中生做题能够省时省力,不容易遗漏采分点。同时,综合题解题方法的指导,能够引导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对此,在引导高中生把握综合题解题方法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注重讲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习题的特点、形式,向学生介绍解题的方法。同时,注重利用地理试题进行实践引导。如利用高考真题,引导学生联系理论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提升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
        其次,注重理思路。

在进行地理综合题解答之前,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地理问题,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进行把握,从而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思考和分析,把握解题的关键点[4]。
        最后,突出专题训练。在对高中生地理习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专题训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高中生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及解题情况做好把握,分析高中生地理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使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
三、提升答案专业术语表达的准确性,规范学生答题语言
        高中地理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在解题教学中,对学生答题语言进行有效地规范,从而提升高中生地理答题的质量,使高中生获得更好的地理成绩。答案专业术语表达准确性是提升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的关键,对于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培养时,联系地理综合题的占比来看,在试卷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要求学生能够在解题时进行语言描述。高考地理答题语言注重对地理专业术语进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时,引导学生能够利用专业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表达,突出逻辑性和因果关系,并对地理中一些关键词语进行应用[5]。
        例如,针对于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的综合题进行解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高中生对本节课涉及到的关键术语进行把握,围绕教学的关键内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球公转引起一年四季的变化。在综合题解题教学时,引导高中生利用专业术语对答案进行描述,突出地理关键知识点,使答题语言更加规范,有效地提升高中生地理的解题能力。
四、做好习题精选,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在对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地理习题进行有效地选择,指引高中生对典型题进行联系,以提升地理综合题解题教学的效果及质量。结合高中地理综合题型的特点来看,突出了类别性特征。如比较常见的有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在综合题解题教学中,教师结合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培养这一视角,利用一些代表性、典型性的习题进行教学,引导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和分析,使解题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解题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及思考[6]。
        例如,针对下面综合题教学时:渔业资源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有哪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高中生进行合作交流,开展小组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针对温带沿海大陆架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联系大陆架水域的特点,如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旺盛鱼类饵料充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探究分析,集思广益,对高中地理习题进行有效解答,并激发高中生解题兴趣,培养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促进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发展。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高中地理综合题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培养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发挥高中生解答地理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对地理习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及分析,把握解题的关键点。通过培养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使高中生对地理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地应用,强化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实践力,为高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培养高中生地理解题能力,使高中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及理解,有效地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实现高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仁.新课改背景下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向解决问题能力转变的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6):35-36+39.
[2]伍桂香,赵耀龙.地理图示法在高中地理解题分析中的应用[J].热带地貌,2019,40(01):62-70.
[3]吴燕.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6.
[4]黄群山.类比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09):45.
[5]周刚平.浅谈高中地理主观题解题技巧[J].才智,2015(08):119.
[6]鲜时君.论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3):5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