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水优化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 米洋
[导读] 市政工程中涉及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为提高管道的运行质量,要借助试压技术分析管道当前是否存在渗漏点。
        米洋
        西安水务(集团)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2

        摘要:市政工程中涉及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为提高管道的运行质量,要借助试压技术分析管道当前是否存在渗漏点。基于对市政工程中给水管道试压技术内涵的分析,本文总结了在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针对目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市政工程的给水管道试压技术使用质量得以保证。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水
中图分类号: TU991.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城市内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因管理疏漏导致近些年各大城市给水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每年都会存在因为管道的质量问题进行改造或者重新修建,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使得一项工程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在一个建设工程内部,一定要抓好市政给水管道的质量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1城市给水管网发展现状
        城市化的脚步进程在逐渐加快,而城市内部的给水管网建设也是越来越复杂,分布日趋密集。一个完善的给水管网要与排水、供气、供暖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市政管道网络系统。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地区的给水管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管网整体建设的过程中,从设计、选材到施工,任何一项工作内容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体的管网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预期的设计方案契合程度并不高,对管道的容量、宽度等条件都没有及时进行评估调整,在日后就极易导致管网出现漏损等问题。给水管网规划需以环状管网为主,否则如在极端条件下需断水,可能会导致给水管网市区大面积停水,这对供水可靠性要求高的企业和区域产生严重的财产损失。
2市政给水工程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市政给水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关系系统不完善,施工监管不到位等,影响了施工质量。具体讲施工中同施工质量相关的有如下问题。
        2.1质量管理意识低
        给水工程项目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具有一定公益性,施工多由地方财政拨款。正是由于上述性质施工中建设单位职能部门会出现职责不清的问题,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低;施工单位施工中为追求更多利益,会降低建设成本,对管线布置随意更改,使得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2给水设计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市政给水工程中,部分工程单位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并不具备较强的全局意识,并且在进行管道走向设计时也没有提前对整个工程现场进行实际考察,这就使得后续给水工程中的设计与建设问题愈发增多。此外,在对市政给水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在前期设计阶段对各种类型的管道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同样也会对整个工程的给水设计造成严重影响。用水量是设计给水管道网络规划的关键因素,如果用水量估计不合理就会使得后续管网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满足用户的用水要求,特别是对用用水量大的工矿企业,用水量估计不足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布局不合理,用水协调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布置管道时没有考虑到后期使用便利性,如消火栓与道牙线的距离应控制在两米以内,否则不理于消防车的操作。管道埋设深度不能太深,太深会使造价提高,造成浪费,但是管道也不能太浅,不能高于冻土层,否则不能满足管道的结构安全和防冻的要求,应严格对最小覆土深度作出要求,才能有效避免过深或过浅的问题产生。给水管道设计时节点越多,漏水的隐患就越大,应尽量结合实际预留用户支管,减少漏损。
        2.3人员施工问题
        给水管道试压工程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要求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要能够满足该项工作的各项要求,要求人员不但了解试压操作设备的运行原理,也要全面了解各类施工图信息。

目前的问题在于,一些该项工作的参与人员并不了解该项工程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模式,另一方面大量的工程项目参与人员未能了解该方法的协调作用模式,导致在工程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未能全面了解该方法的工作模式,最终形成了不利于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此外少量工程参与人员未能全面了解各类试压操作设备的操作方案,导致给水管道试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5]。
3优化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质量的策略
        3.1完善整个给水工程的施工设计
        完善市政给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需要优化施工的设计以及合理选择管道路径。设计人员在设计管道时,不能仅满足给水的基本需求,要深入实地综合考虑,通过现场的调查以及实时数据,合理设计管道路径,尽可能地避免施工者因涉地下障碍而重复施工的情况,提高给水工程施工的质量[4]。
        3.2建筑管材的优化
        目前大多数地区所使用的给水管道的都存在着老化的现象,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管道渗漏甚至炸裂。在造成水量流失的同时,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管道老化以外,给水设施所使用的管道性能也是影响排水网络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目前大多数的给水管网设计工程当中,常见的使用材料都是球墨铸铁管、钢管、塑料管和复合管,每种管道构成材料不同,性能也就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因地制宜,去选择最科学合理的管道材料。首先,所选择的管材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压性以及耐腐蚀性。其次,也可以积极应用一些新型环保材料,例如聚乙烯管等。最后,再根据相关设计要求,保障给水管网的性能。
        3.3以赛促学,提升设计人员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辅助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绿色建筑理念植入建筑课程中,但不仅限于课堂,也可以向第二课堂延伸。国内外不乏绿色建筑设计竞赛,无论是偏向设计类的竞赛,或者偏向知识类的竞赛,都日趋频繁。例如“国际可持续建筑竞赛”、“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这些比赛都体现了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设计人员在参与相关竞赛的同时,激发了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将知识进行更好地衔接和融合。因此,鼓励设计人员参与相关竞赛,以赛促学,提升自己的绿色建筑知识储备[3]。
        3.4做好阀门井变形预防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应做好阀门井变形的预防工作,一旦阀门井出现变形会影响工程整体功能。施工中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阀门井施工计划,对阀门井位置的基层及垫层做好合理处理,确保阀门井周围的土体拥有较高承载力,避免出现位移及不均匀沉降问题。阀门井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保工程质量。
        3.5定位精度提高
        在定位精度的提高过程中,需要落实的工作内容是,详细分析当前的定位精度,实现对于其中存在问题的精准定位。在详细的工作过程,一方面是对于给水系统的处理工作,要经过详细的细化工作,之后才可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和规划任务,另一方面是组网整体试压工作中的渗漏点查找,要通过使用该方法提高该系统的定位精度[2]。
结束语
        在进行市政工程的给水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应在全局观念下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设计和排污管道设计,并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相关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前市政给水设计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洪涝现象,提升给水设计的合理性[1]。
参考文献:
[1]卞伟伟,肖国栋,王深.市政道路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92.
[2]许泽希,李婧玉.市政道路给水优化设计的现状及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75.
[3]李进家.关于市政道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9(04):103.
[4]石碧霞.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核心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09):261-262.
[5]张义昌.市政道路给水管的安装施工[J].建材与装饰,2019(09):279-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