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理论在装备保障演习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①屈云 ②叶婷婷 ③王光富
[导读] 对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中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中的研究方法。
        ①屈云  ②叶婷婷  ③王光富
        ①③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研究生  北京市 100089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96911部队工程师  北京市 100089
        
摘要:对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中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中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风险管理  装备保障  演习  

        风险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各行各业均有应用。我们将其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中,旨在管理和控制演习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源,保证演习能顺利连贯进行,从而达到提高演习质量、节省演习时间、避免在演习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一、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研究中的背景
        从2018年初至今,习主席已连续三年出席解放军年度开训动员大会,并向全军下达训令,为各级指战员树立了练兵备战的鲜明导向,为全军推进新时代训练、备战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军队建设正值转型重塑时期。十八大以来,我军体制改革快速推进,逐渐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随着新体制的确立重塑,联指中心如何发展建设逐渐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社会上早已得到了政府以及企业的高度认可,并形成了一套体系严密的理论,把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联合作战装备维修保障研究中是一种可靠的创新。
        (二)全军掀起实战化备战练兵热潮。部队演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练兵备战途经,而保证演习的高质量完成不仅需要贴近实战的合理方案,安全可靠顺利推进的演练环境也是演习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演习如果经常暂停或偶尔发生事故都将严重影响演习效果。此外,演习中发生的风险,在战争中可能同样存在。我们只有在演练中不断积累风险管理的经验、吸取教训,在战争中遇到类似问题方能举重若轻、应对自如。
        (三)现代战争的指挥要素日趋复杂。随着现代高科技战争的日益复杂化,指挥员关注的作战要素越来越多,必然会导致其精力分散。而联合作战指挥中的风险因素同样随着战争的复杂化而增多,如果凭借着指挥员个人经验来管理这些风险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作战指挥中将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把指挥员的有限精力用到关键决策和指挥中来,帮助其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而风险管理理论的引入将融入指挥管理体系,为指挥员应对现代战争的复杂化提供助力。
        二、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研究中的意义
        在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演习中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因风险影响而造成临时中断和拖延演习进度现象,还可以有效防止失泄密和安全事故,从而提高演习质量、提升练兵战备能力,促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战斗力生成。
        (一)有利于丰富装备保障演习理论。随着我军新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一些基础理论亟待充实。

如在新体制下的装备保障演习中,没有一套完善可用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作保障,规避风险只能凭着经验和感觉探索。因此,目前急需甄别国内外现有风险管理方法,对比选择适合装备演习保障特点的方法,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为下一步装备保障演习风险管理提供成熟可靠的理论支撑,为其他类型演习打下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为联合作战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经验。
        (二)有利于指导装备保障演习实践。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部队实践,是积极应对新时代军队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经。由于每次演习的作战企图和参加人员发生变化,风险变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理论指导演习实践,那么在演习中将会疲于应对。实践孕育理论,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研究装备保障演习风险管理理论,是在经验积累中掌握规律,将更好地指导装备保障演习实践,从而丰富其管理内容。
        (三)有利于提高装备保障演习效果质量。演习目的在于实战,而演习质量的好坏也将会直接反映到战争中去。如果演习频频出错,不论是理解上级意图不清楚,还是导调文书内容出错,抑或是保障不力等等,轻则可能导致演习质量下降,重则演习失败。如果这些风险管理不好,不仅无法完成训练目标、达到训练效果,甚至还可能出现意外事故,造成恶劣影响,将来可能也会在战争中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利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通过风险管理研究尽可能有效控制演习中的风险因素,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影响,将有利于提高装备保障演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演习中的研究方法
        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会事半功倍,选择合适的工具方能有效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对比,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理论和实践结合、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进行本研究更加科学可靠。
        (一)文献研究。文献资料是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而研究分析文献又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的更远。通过阅读大量风险管理的相关图书和文章,经综合、对比和分析,提炼出适合装备保障演习风险管理的研究路径,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为应用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专家调研。通过对演习中从事装备保障工作的战区参谋、院校教授、参加过演习的一些部队领导和在校同学访问交流,多方了解他们对装备保障演习风险管理的看法及评价,从各个角度论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征求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同时,邀请部分专家对装备保障演习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危害等级的量化。
        (三)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多种风险管理理论,在研究和从事装备保障演习的基本前提下,并根据其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几种理论方法与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演习相结合,如将德尔菲法、故障树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等理论运用到演习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中,再通过演习实践去检验理论的可靠性。
        (四)定量和定性结合。在研究工作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的手段。在风险识别中运用定性分析法,在风险评估中,将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运用数学方法科学分析风险,还方便验证其分析的合理性。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使得问题更直观、描述更准确、结果更有说服力,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超会,王启田.作战风险管理[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守则,余建军,孙树栋.风险管理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J].企业管理与信息化,2010.39(9): 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