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荣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北京 西城 102445
摘要:目的: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治疗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最终的治疗效果。而在本次研究中,就依靠全身麻醉的方式,通过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的病患进行应用,把握对其自身短期认知功能方面带来的实际影响。方法:本次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中接受了骨科手术的100名病患,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将这100名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其中传统组的病患,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主要以侧卧位为主,在完成消毒工作之后,经L1-2穿刺。结束之后,将其调整成平卧的姿势,并诸如利多卡因,总共4mL,之后再继续追加罗哌卡因,每次2mL。直到完全麻醉之后选择,停止继续麻醉。针对手术组的病患,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分别诸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以及咪达唑仑,具体用量分别是3mg/kg、0.4mg/kg、4ug/kg以及0.04mg/kg。直到病患失去意识,并且完成了插管工作之后,接入呼吸机。在手术的过程之中,继续诸如丙泊酚4~5mg/kg,以此保证麻醉的效果能够长时间维持。结果:手术组病患的SOD和MMSE明显高于传统组病患,差异对比满足统计学的基础要求。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全身麻醉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造成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全身麻醉会引起患者身体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出现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
关键词:全身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
引言
在老年患者行骨科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多数均会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进行麻醉,但是术后患者常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焦虑、精神混乱或低靡、记忆力衰退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应属认知功能障碍,即在术后数天内,麻醉术后患者的记忆、意识及认知功能发生紊乱。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与患者的精神疾患及器质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记忆障碍、感官障碍和思维障碍等。随着手术患者年龄的升高,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发生率也是越高的,其中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比较高的群体应为老年手术患者。为此,本研究特探讨将全身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中的价值以及具体机制,为临床麻醉奠定基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中接受了骨科手术的100名病患,所有参与对照实验的病患都签署了同意书。通过对病患随机分配,纳入到两组之中,各50人。这其中,手术组病患的男28人,女22人,年龄62~75岁。体重55~76kg。麻醉的时间长度2~3h,平均2.5h。而传统组病患的男26人,女24人,年龄63~74岁,平均69.6岁。体重54~77kg,平均62.6kg。麻醉的时间长度是2~3h,平均2.6h。两组病患的所有数据全部都满足统计学的具体要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开始之前的30分钟之内,为病患诸如阿托品,共0.6mg,并对其生命特征进行检测。通过建立静脉通路,诸如乳酸林格氏液,具体单位量为10mL/min。针对传统组的病患,全部都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患者使用平卧的体位,在脊椎的L1-2中使用硬膜外穿刺,并使用利多卡因(2%,3毫升),罗哌卡因(0.37%,2毫升)。在硬膜外腔将药物注入。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需要使用麻黄碱6毫克。针对手术组的病患,全部都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分别诸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以及咪达唑仑,具体用量分别是3mg/kg、0.4mg/kg、4ug/kg以及0.04mg/kg。直到病患失去意识,并且完成了插管工作之后,接入呼吸机。在手术的过程之中,继续诸如丙泊酚4~5mg/kg,以此保证麻醉的效果能够长时间维持。
1.3统计学处理
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其数据统计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x±s)进行表示,以百分比(%)、例为(n)单位,分别进行t和x2检验,在P<0.05下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MSE评分的对比
在T0、T1的时候,对MMSE进行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T2和T3,实验组的数据明显会比传统组要低,其中的差异性满足统计学的基本要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MMSE的评分对比(x±s)
2.2MDA和SOD的评分对比
在T0、T1的时候,对MDA和SOD进行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之后,手术组所有病患自身T2和T3MDA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SOD也有了明显下降,低于传统组。其中的差异性满足统计学的基本要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身体的器官,功能等出现衰退的状态,很多老年患者具有骨质疏松,在发生跌倒等意外后,很容易出现骨折,因此,老年骨科的患者逐渐增加。在治疗中通畅使用手术治疗,在手术中需要使用麻醉。本次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中接受了骨科手术的100名病患,手术组病患的SOD和MMSE明显高于传统组病患,差异对比满足统计学的基础要求。在骨科手术之中,全是麻醉的应用率非常高,能够起到缓解恐惧和降低疼痛感的效果。但是,在手术麻醉之后,记忆力水平和定向能力的恢复速度都会出现明显下滑。同时也会导致认知功能出现问题,影响其未来的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通过本组实验探究能够了解,全身麻醉尽管应用效果非常好,但对病患的认知功能会带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采取这种方法的时候,理应予以重视,针对特定的病患,采取最为合理的方案。这样一来,麻醉的效果便能够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盛绚宇.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骨科杂志,2018,3:329-331.
[2]韦忠良,黄泽汉,韦克,等.全身麻醉药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7:1484-1485.
[3]蔡伟华,张良清,李志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学杂志,2019,33(12):2783-2784.
[4]韩光煜,黄涛.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1(4):513-515,519.
[5]陈罕.SIRT1信号通路通过氧化应激参与大鼠慢性脑缺血致认知损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6]赵喆,耿慧,黄高忠,等.核转录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9,10:843-846.
[7]哈斯塔娜.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41):00071.
[8]朱龙昌,刘玲.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v.13(14):79-80.
[9]冯晓强,沈雅定.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33(05):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