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努力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倪海武
[导读] 近年来,高考改革让教育尴尬凸显,文科学生人数已经超过理科,
        倪海武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三中学  河南郑州  450048
        摘要:近年来,高考改革让教育尴尬凸显,文科学生人数已经超过理科,学习物理的人数锐减。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学生科学精神的消逝和学习能力、学习信心的缺失,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低下,失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从而导致物理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达成较为困难。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加熟练的技能,一堂高效的物理课,不应该看教师讲了多少,而应该看学生学到了多少,参与了多少,思维有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课堂其必须也是有趣的课堂和有思维深度的课堂。本文从以生为本探讨高效物理课堂构建。
        摘要:以生为本   物理  高效课堂
        一、趣味贯穿始终
        1、高效的课堂切入
        一个好的课堂切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同时,标新立异又紧扣主题的切入有利于增强凝聚力,让学生每节都有新鲜感,在新鲜感的驱策下,不知不觉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1)生活小实验置疑,引发学生兴趣
        物理的本质就是“窥天地之奥妙、析万物之理”,所以生活中的小现象和小实验切入课堂更能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如:学习浮力的时候,我先提问,硬币放入水中将会怎样?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沉下去。结果我不借助任何工具让硬币漂浮在水面,和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相反,肯定会引起学生兴趣 。
(2)电影片段快速切入,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利用一些视频和科技手段把复杂的理论直观化,构架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情境。它的最大特点在于:直观手段比语言描述更为清晰明了,使物理知识更生动、丰满。我喜欢看电影,基于物理老师的职业习惯,一些能说明物理原理的片段,我都会想办法下载并且剪辑成教学视频。
2、亦庄亦谐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研究是一个比较严谨和严肃的事情,有些问题在正面不能使学生很好接受的话,不能死板,此时就要展现教师的“庄”和“谐”共存。比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引入,上课我故意迟到,气喘吁吁,然后告诉学生,不好了,有两位老师打架了,学生惊讶的时候我告诉学生,其实打架的老师是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打架”也只是观点上的不同。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另外,师生在共同探究的时候,严谨的物理素养,也可以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示。如在学习概念性的知识的时候,要利用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思想,加深对概念生成的理解。滑稽的表现形式既提高学生兴趣,很快把物理知识应用到了生活,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高效课堂的一个衡量标准
        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这既是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拓展思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了另一种途径。
        下面,我将以实验课为例展开探讨。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验,和学生一起探究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学生弄清实验的原理后,自主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并且进行实验。设计实验的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对实验原理更加理解,开发多种思维,提高实验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首先明确课堂方向,备课就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课堂学习,有效的落实三维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
        具体做法:教师提前把预设的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明白了这节课老师要把自己带到哪里去。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自学。对于自学中的疑问自己解决不了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惑。我们强调互助合作交流应预设在独立思考之后,应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这些既要体现知识能力目标,又提出来达成目标采用的方式,为高效课堂提供前提。
        2、结合活动进行拓展思维训练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物理学内容,将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结合到各种活动中。活动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日常生活、生产的实际,使学生有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不拘一格的有个人烙印的个性课堂,体现学习方法的渗透,以学生为本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行有效探究,提高效率。
        (1)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启发探究教学,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具体做法:发动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所给实验器材,小组合作开发出更多的实验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单纯的实验操作上升到设计实验的更高的层面。然后展示成果,交流思想,最后形成实验步骤,写出实验注意事项和进行操作,进行验证。
2、“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一堂设计很好的课如果缺少了落实,是很不完美的一节课,也不能达到高效。所以我在讲课的同时,我会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我会及时提醒学生该掌握的内容一定要重点标记出来,该记笔记的也一定要记;二是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做一下《基础训练》上的当堂检测题或者导学案上的问题,不同课型不同对待。针对某个重难点知识内容,精选课堂练习题,多方位考虑问题,多种方法解决,增强学生的理解,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
        三、理念的形成
        每一种教与学理念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短暂的,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在省、市、区三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校领导具体组织下,物理教研组在实践中探索,经过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溧水中学、河南焦作永威中学后,在研究中前行,在反思中发展,走过的是一条问题持续解决、注重成果积累、不断生成提升的持续生长之路。 “高效课堂”、“生态课堂”。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既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课程改革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教育教学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上就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的做法和小小的收获。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高效课堂。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有一种智慧叫行动。行动就是改变,持续的行动,持续的改变,智慧的生成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品质叫坚持。坚持就是突破,持续的突破,持续的生成,持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