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强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 644100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关注深度学习的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深度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有力的保证。基于此,以下对初中数学实施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伴随着核心素养及其培育,关于核心素养如何真正落地这一话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思考.在这些思考当中,也将深度学习作为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初中生受身心发展局限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有时停留在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的层面,存在碎片化、浅表化、浮躁化的显现和忧虑。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某些学科是抽象的,学生学起来比较乏味,学生只有在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理解问题。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中,关于如何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需要学生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通过课件创设一个情境,或者播放一个视频,增加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围绕中心概念和思想,有目的地设计、整合学习经验,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教师使用主题、基本问题或指导性问题来整合原本独立的课程,使其与每个科目的内容标准以及关键的深度学习目标保持一致。因此,学生们所做的每一项作业、课堂活动、实地工作和项目都有一个连贯的背景,使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正如一位教师所说的:“每件事情都有关联,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我们一直在设法帮助学生看到其中的联系。
”
二、充分展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从数学概念的逻辑构成角度看,内涵就是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实际数学学习中,由于对概念内涵认识不清,往往造成数学学习与理解的许多困难与错误.为此,在形成概念的抽象和归纳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概念的内涵,凡出现在实际例子中的一些与概念本质无关的性质,会对概念的建立起着心理干扰作用.针对这些情况,学习时应注意:(1)在数学概念学习中,为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教师应透彻了解概念内涵的逻辑起点与学生认知根源的差距,以便设计有效教学,促进二者的顺畅沟通.(2)对于本质属性的认识应当全面完整,注重各种变式训练.由于本质属性过于隐蔽、抽象,往往会被许多特殊性掩盖,师生均要密切关注.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范围(或集合).在许多情形下,学生表面上掌握了某一概念,但并不知道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是什么.外延与内涵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随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丰富而逐步深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理解概念的外延往往比内涵更为困难.因此,数学概念学习时,要重点做好:(1)在讲解数学概念的内涵时,要及时阐述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并及时对外延进行清晰揭示,让学生能举出更多的不同例子,尤其是各种变式,以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外延.(2)加强数学分类思想的教学.(3)注意概念外延的变化特征.在讲解数学概念之后,应对数学概念进行多方面的剖析,充分揭示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看到概念外延的发展。
三、设计学习活动,实现知识内化
学生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体验到知识的内涵、思想。每节课都要安排20min左右的练习时间,其主要目标是完成知识的内化,程序性知识达到自动化水平。深度学习不仅思考一节课,更要从单元整体学习的角度来思考,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设计要符合课堂教学内在逻辑,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组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开展,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方式。适切性还表现为能引发学生持续探究,吸引学生全面、深度参与学习活动,建立学生经验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科教学需要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走进工厂领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培养能力与深度学习结合起来。例如,九年级数学学习28章锐角三角函数时,要带领学生到操场测量旗杆的高度。生物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到田间、公园采集标本。地理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山,领悟地形与气候的关系。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酸甜苦辣。
结束语
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会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透彻把握数学概念的根本内涵,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概念正确、迅速地进行推理、论证和运算,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蕾萍.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举隅[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12):46-50.
[2]马银巧.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2019(11):224.
[3]黄赟.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