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撒义克
[导读]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繁荣现象
        撒义克  
        云南省昭通第一中学657000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繁荣现象。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数学教师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法,也就是将理论知识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能跟得上讲课节奏、是否听得懂内容,学生只能被动的快速记忆,导致对知识点不解其意。创新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新课程的理念,以往的课堂关系需要进行改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辅助者,负责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并应用其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数学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提升策略
引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在利用传统的单一、局限的这种教学模式来进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与新课程标准进行结合,对现有的理念进行创新,同时还要满足新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高中数学教学可以顺利开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
        数学并非架空日常生活的学科,恰恰相反,数学与我们每个人都联系密切,数学知识不只存在于课堂和考试之中。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各科的教学理念都只注重对于理论认知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与知识的双向互动、情感交流、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得教育十分狭隘、封闭,不能全面提高人才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现状,在实际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情境教育法,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一些有利于培养素质教学的问题情境。比如,学习函数大小值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烟花片段,燃料的炸点是多少?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烟花爆裂的最佳时刻是?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教学会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苦闷无趣的。此外,凭借多媒体设备的动画功能,予以学生视与听的双重刺激,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主动朝着知识领域探索。
二、创设教学情境
        为确保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在教学初始阶段就做好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带入相应的学习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后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是直接将新容引入课堂,没有新意和趣味,自然就无法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光、声响、色彩等元素进行融合,根据课堂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便发挥有效的启发作用,让学生由原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旧知识的串联。以“集合概念”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Flash动画描述出一个渔夫撒网,一网中有鱼、螃蟹、虾等动物来对这个概念进行说明,引出元素性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合现实生活设置趣味性问题
        数学知识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在学习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数学知识当中会涉及非常多的内容,比如公式、定理、基本概念等,同时数学习题也比较复杂,所以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以及对习题进行解答的时候,自身必须要具备非常良好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利用问题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利用一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紧接着对书页进行不断的翻动,让学生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如何判定一根直线与一个平面之间是否处于平行状态”。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些问题的思考当中,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从中找出准确合理的答案。利用这种具有情境化特征的情境,在对这些情境进行设置和具体应用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时的兴趣也得到有效激发。在保证问题教学方法可以顺利开展基础上,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结束语
        在现当前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采用多种策略进行教学,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高质量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他们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动力,继而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发.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77-378.
[2]杨晓生.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96.
[3]田子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31):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